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

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

平淡生活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现已上架,主角是徐宁王璐,作者“平淡生活”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年代+空间+温馨生活+有cp+双洁1v1)二十一世纪的徐宁穿书了,穿越到六九年,带着弟弟下乡当知青的13岁小炮灰身上。同是知青的穿越女林妙是来自21世纪的网红,是《穿越七零小娇妻》这本书的女主。只想过平静日子的的徐宁果断带着弟弟远离男女主,老老实实挣工分,等待恢复高考。...

主角:徐宁王璐   更新:2024-01-12 10: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宁王璐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由网络作家“平淡生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现已上架,主角是徐宁王璐,作者“平淡生活”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年代+空间+温馨生活+有cp+双洁1v1)二十一世纪的徐宁穿书了,穿越到六九年,带着弟弟下乡当知青的13岁小炮灰身上。同是知青的穿越女林妙是来自21世纪的网红,是《穿越七零小娇妻》这本书的女主。只想过平静日子的的徐宁果断带着弟弟远离男女主,老老实实挣工分,等待恢复高考。...

《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精彩片段


徐宁从供销社出来,打算去趟黑市,去了解一下里面的物价。

她空间里还有500多条老式床单,这些床单她打算在高考之前卖掉。

转了半个多小时,才在一条河边的胡同里找到地方,胡同口站着两个十七八的青年。

两人看到徐宁问道,“是买,还是卖?”

徐宁说,“买点东西”

其中一个青年说道,“五分钱,”

徐宁以前听知青点的人说过,进去不管买和卖都要交钱,就从口袋里掏了五分钱给那个说话的青年。

青年接过钱,说道,“买了东西就出来,不要在里面逗留,”

徐宁点点头就快步走进去了,胡同两边蹲着不少人,有人面前放着口袋,有人面前放着背篓,东西摆在那里,露出一点给人看。

徐宁走到一个中年妇女面前,看到她身前一个包袱里面露出的一截花布,走上前问道,“大姐,你这包袱里面是啥布?”

中年妇女问道,“有床单,有布料,你要吗?”

说着就把跟前的包袱打开,让她看。

徐宁把底下的那块床单打开看了看,问道,“这个床单多少钱?”

中年女人打量了她一眼,说道,“不要票,二十块钱,”

徐宁看看就放下了,那个女人又说道,“妹子,我这个床单又宽又大,你摸摸,料子都是大厂生产的,可不是农村织的老棉布,”

徐宁道,“大姐,太贵了,我没有那么多钱。”

说完,就准备去别的地方再看看。

那个妇女忙了喊着她,道,“十八块钱最低了,再便宜我就不卖了,”

徐宁笑着对她说道,“大姐,我的钱不够,改天带够了钱再来找你买。”

说着就起身往前走了,又找了两个人询问了一下价格,心里就有数了。

不过徐宁不打算在这里卖,风险太大了。

出了黑市,她看了看时间,快到和老陈头约好的时间了,就忙着往回走。

在离约定的地点还有一小段路的时候,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

把昨天在空间里整理要拿出来的东西,放在背篓里。

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包袱,里面装着她和徐安的棉衣。

走到约定的地方,看到马车快坐满了,不是早晨同车的那些人,应该是早起走路过来的。

有些婶子大娘想省五分钱,就早早起来走路来,买了东西有车就坐车,没车就走路回去。

老陈头每天跑一趟,谁赶上谁坐,如果赶不上,别的村有车顺路也能坐。

快到家时,她又从空间里拿了一包袱棉花放在背篓上面。

她打算给原主的父母把棉衣准备好,到时不管是自己做还是从空间里拿,东西总有个来由,家里还有一个徐安呢。

徐宁看后门是从里面关着的,就知道徐安在家。

自从他们从知青院搬过来后,就没怎么从那边门走了,进出都是走这边的后门,挑水和上山都很方便。

她在门口喊徐安开门。

他打开门看徐宁买了那么多东西,连忙把包袱接过来,拿到屋里,放到吃饭的桌子上。

又问道,“姐,这是啥啊?”

说着打开包袱,上面是两套新棉衣,下面是一块深灰色的布料。

就问徐宁,“姐,我们不是有棉衣吗?”

徐宁把背篓放在桌子上笑道,“我们的棉衣在这里穿太薄了,你忘了,我们刚来下乡时冻的都不敢出门。”

原主姐弟俩刚来下乡时最冷的时候还没过去。

虽然穿的都是来时原主妈妈匆忙给做的新棉衣,也很厚,但是在东北零下几十度的地方还是冷。

姐弟俩来时正是猫冬的时候,不用上工,就天天坐在炕上。

三个男知青看姐弟俩的棉衣和鞋子都薄,轮到两人挑水做饭的时候,三人就帮着做了。

想到这里,徐宁心道,要找个机会把这个人情给还了。

徐安也想起刚来的时候了,说道,“姐,我们还是多准备点柴火吧,我听建民说。

前几年村里有一家懒货囤的柴少。没有柴烧炕了,大雪都封山了他还上山去捡柴。

柴火没捡到几根,还被野猪从山上给撵下来了,屁股上咬了好大一个洞,把他的懒病都治好了。”

徐宁听了大笑,摸摸他的小脑袋说道,“好,听小安的,我们多屯点柴,冬天好烧炕。”

她先把背篓上面的一包袱棉花放在边上,才把下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都是些吃的,大米,白面,点心,还有肉。

徐安看她往外拿,都看呆了,半响说道,“姐,怎么买这么多,我们没那么多票啊!”

徐宁说道,“我是在黑市买的,小安,马上就秋收了,秋收前都不能去城里了,秋收活很重,要吃点好的补补,我今天进城的时候看到很多婶子大娘都买了。”

看到很多婶子大娘都买,这个是骗骗小孩的,别人买的啥都包的严严实实的,怎么会让她看到?

她让徐安把棉衣和棉花这些放到她房间,又把香菇泡上,准备熬点肉酱。

秋收时,中午时间紧张,到时候就下点面条拌肉酱吃。

空间里还有两大罐,今天再熬一点,这样就可以把空间里的拿出来混着吃了。

熬好肉酱,放在罐头瓶子里。

她又和了点面,做了些二合面饼子,中午就吃点饼子和肉酱。

她把从空间拿出来的肉用盐腌起来,等秋收的时候吃。

这些已经在徐安面前过了明路了,到时她在空间里再偷偷拿一点出来混在一起。

把这些收拾好,就拿着水桶去打水去了,她买的这个水缸很大,可以装八桶水。

打一次能用两三天,这个水缸还是上次去县城买锅的时候一起买的。

还买了好几个腌酸菜的坛子,她想着反正也拿不走,就给老陈头五毛钱,让他专门跑一趟拉回来的。

那天还把锅碗瓢盆一起全部买齐了,还从空间里拿出来两个暖水壶。

下午,徐安拿着背篓去割猪草了,她今天请了一天假。

又背着背篓,拿着扁担上山了,大青山连着好几座山,里面没几个人敢去,有野猪,也有人说有老虎,但是没人见过。

徐宁也不敢往里走,野猪,那是作者留给男主和女主的。

她就在外面捡点柴,挖点野菜就好了,捡了几大捆柴火,用扁担挑着两捆小的,又往空间里放了几捆。

背篓里是一筐野菜,上面还放着一层蘑菇。

到家把柴放到柴房,里面已经整整齐齐的放了很高一摞柴火了,地下还有一小捆柴,应该是上午徐安割猪草的时候捡的。

她看了看时间,就把背篓里的野菜和蘑菇倒出来放在厨房门口。

把空间里的柴和蘑菇这些拿出来,又赶紧往山上走,算着时间,还能走一趟。

徐安回来看她没在,厨房门口放了一大堆野菜和蘑菇,就把野菜装在他的背篓里。

背着去河边洗了,又把洗干净的野菜,在开水里烫了一下,晒到外面,冬天吃的时候用水泡一下就行了。

她回来时,徐安已经把菜全洗完了,地上的蘑菇也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放在篮子里晒着。

徐宁把柴放到柴房里,又把筐子里的蘑菇拿出来,空间里还有很多蘑菇,等下午徐安不在的时候再往外拿。

徐安看她回来了,忙去厨房里舀了一盆水出来,她洗脸洗手。

等她洗了脸,徐安已经背着野菜去外面洗了。

徐宁让他去了,那个小溪水很浅,最深的地方才到小腿,是从大青山上流下来的水。

看了一下表,已经五点多了,徐宁把中午留下来的一条排骨砍成小块放在锅里炖着。

又把捡回来的蘑菇洗了一大碗,用白面和玉米面贴了饼子,等排骨炖的差不多了,再把蘑菇放进去炖一会就能吃了。

徐安走到门口,就闻到香味了,忙把洗好的野菜晾起来,往厨房跑去。

徐宁看他回来了,就去把汤和饼子盛出来,让他先吃。

徐安说道,“姐,好香啊,”说完还咽了下口水,

徐宁笑道,“快坐下吃吧,”

吃完饭徐安去洗碗,徐宁把中午带回来的布放在炕上,看一下怎么给父母和小弟做衣服。

她从空间里拿的这块布虽说看起来颜色很老旧,但还是不能穿在外面。

徐宁把她和徐安的旧衣服都找出来,打算做三件外套。

让父母和小弟套在外面,里面就穿新的棉衣,大人的棉衣可以在空间里面拿。

她穿越前买了好几十套,可是还有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呢。

她小时候看到外婆自己买布裁了做衣服,自己也跟在边上学了点。

缝几件外套没问题,反正也不讲究好看,穿的越差越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是棉衣她不会做啊,爸妈他们来时已经很冷了,一定要在他们来之前准备好。

她正拿着剪刀想着从哪里下手呢?徐安就进来了,看到炕上摆的布和衣服,问道,“姐,这是给谁做衣服啊?”

徐宁笑道,“给爸妈和小弟做件棉衣,”

徐安听了,低落的说道,“姐,我们给爸妈写封信好不好,下乡时,爸爸说会给我们联系的,可都那么久了,也没他们的消息。”

徐宁说道,“爸妈工作忙,我们再等一段时间,如果秋收后我们还没收到信的话,就写信回去问,好不好?”

徐宁想,秋收后,他们也该到了,也不用写啥信了,现在先哄哄这个小家伙吧!

又让他把今天带回来的棉衣试一下合不合适。

徐安穿上,肥了一点,棉裤和棉袄袖子都有点长,不过他们现在吃的好,人长得快,也算合适,肥一点也没关系。

冬天里面还要穿毛衣和秋衣的,徐宁让他脱下来放到他自己屋里。

她打算先试着把三人的外套做了,练练手,再给徐莫做棉衣。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徐宁,李凤娇,林秋华和几个婶子在仓库补口袋。

秋收时装粮食用,就听几个婶子说村里又要来知青了。

明天村长和老陈头要去乡上接,说这次分给他们榆树村五个呢。

有婶子就叹道,“你说,咱这里还吃不饱呢,城里面多好啊,干嘛要跑到乡下来,”

其余的几个婶子看一下徐宁她们三个,提醒在说话的婶子少说两句。

徐宁继续低头补口袋,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想着女主终于要来了。

李凤娇和林秋华对视一眼,脸色都不是太好看。

下午下工后,她看天还早,就想着昨天挖野菜的地方还有很多没挖。

马上秋收了,到时就没时间挖了,准备今天再去挖点,徐宁背着背篓就打算上山。

徐安在给晒得半干的野菜翻面,看到她背着背篓,忙问,“姐,你要上山吗?”

徐宁说道,“我昨天找到一片野菜,没挖完,今天时间还早,再去挖点,”

“姐,我也去,”

说完就去墙角拿背篓,跟在徐宁后面出门了。

姐弟俩一人挖了一大背篓,看着天也快黑了,就准备下山了。

这时,从旁边窜出来一头野猪,她转头一看,呆住了。

那头野猪向她跑来,她立刻站起来,拉着同样吓傻的徐安转头就往山下跑。

边跑边在心里疯狂的咆哮,“我不是女主,我不是女主,不要过来啊!猪神,猪神,你再等等,明天你的女主就到了。”

猪神没有听到她的请求,嘴巴一张,咬住徐安没来得及丢的背篓,幸亏徐安人矮,背篓大,要是这一嘴咬到身上,不死也要脱层皮。

徐宁一看,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一把砍刀,就向野猪砍去,刀砍中了猪的头,这下让它更疯狂了,嘴巴松开徐安的背篓就朝徐宁扑过去。

她转头就往旁边跑,前面路上下来一个男人挑着柴,看到徐宁后面的野猪,丢下柴拿着担柴的棍子就朝野猪头上打去。

一棍子打下去,野猪蒙了一下,那个男人又连续打了几棍下去,野猪没气了,

徐宁这才朝那个男人看去,是牛棚里改造的那个中年男人,这时徐安也跑过来了,

徐宁忙拉着徐安给人道谢,中年男人摆摆手说道,“你们俩受伤没有?以后晚了就不要上山了,等再冷一点,山上会更危险。”

说完,看了看地上的野猪,徐宁也看过去,这头野猪不大,看起来有八九十斤,如果是大野猪的话,也没那么容易打死。

中年男人说道,“我把它拖到山脚下,你带回去吧!”

徐宁忙说道,“叔叔,这是你打死的,你还救了我的命,我怎么能要,你拿回去。”

男人没说话,挑着柴,用绳子拖着野猪往前走。

徐宁和徐安背着背篓,拿着砍刀跟在后面,走到山脚下。

男人把拉野猪的绳子递给徐宁说道,“拉回去吧!”

说完,直接往牛棚走去。

徐宁喊道,“叔叔………”就见男人头也没回的摆摆手。

徐宁知道,他就算把野猪带回去也留不住,牛棚每天都有人来。

早晨牵牛,晚上送,还每天有人往那里送牛草。

他就算交上去,因为他的身份,村里也没有多少人会领他的情,想到这里,徐宁心里很不是滋味。

徐安在旁边问她,“姐,这个野猪怎么办?”

徐宁回过神,说道,“先拉回去再说。”

虽说徐宁力气比常人大点,但拉着一头野猪也有点费劲,快走到水井边的时候,姐弟俩正打算往小路上走,直接到他们家后门。

没想到李凤娇和林秋华在井边洗衣服,看到她拉的野猪后,吓的哇哇大叫,洗的衣服都没拿,站起来就往知青院跑。

徐宁简直无语了,真搞不明白,死的野猪有什么好怕的,又不是活的。

本来还想带回去留着慢慢吃,这下也没办法藏私了。

既然不能偷吃,那就借这个野猪扬扬名吧。

回头就对徐安说道,“我们把这头猪交上去,如果有人问你这头猪是怎么死的?你就说,是我们两个打死的,不要提刚才那个叔叔知道吗?”

然后两姐弟又对了一下口供,才拉着野猪往知青点走。

刚走了几步路,就看到三个男知青拿着棍子往这边跑,跑到姐弟俩面前,看到野猪已经死了,三人才松了口气。

孙浩说道,“徐知青,这是你们俩打死的?”

徐宁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和我弟两人在挖野菜,一头野猪从山上跑下来想咬我们,我们两个就把它给打死了,”

说的轻描淡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死了一只鸡。

三个男知青看着她…………

徐宁又说道,“你们现在有空吗?如果没什么事,就帮忙把野猪拉到村长家,我和我弟把背篓送回去,再过去。”

葛洪斌问道,“你们要把野猪交上去吗?”

徐宁笑道,“交上去吧,让大家都沾沾油水。”

三个男知青接过她手上的绳子,拉着野猪去村里了。

姐弟俩把背篓放到家里,喝了点水,吃了点饼干,也去了村长家。

两人又在路上对了一下口供。

徐安说道,“姐,我有一次去山上砍柴,砍的太多了,背起来老吃力了,就是今天这个叔叔帮我拿到山下的。”

徐宁听了叹气,心想这个恩情真的欠大发了。

又对徐安说道,“咱俩的命都是人家救的,再多点也没啥,以后慢慢还吧。”

两人刚走到村长家门口,就见里面已经围了很多人了。

三个男知青拉野猪过来时路上,有人看到就都跟着过来了。

看到姐弟二人来了,都围在两人身边问道,“徐知青,野猪真是你们姐弟俩打的,”

徐宁就把姐弟俩商量好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徐宁对村长,道,“村长叔,我和我弟今天上山挖野菜。凑巧碰到这头野猪,它要攻击我和我弟,我们就把它打死了,”

这些人齐齐看着她………

人群里有人说道,“乖乖,这是野猪啊,说杀就杀了,”

又有人接着说道,“徐知青本来力气就大。”

众人七嘴八舌的把她越说越厉害。

徐宁轻咳一声,打断大家,牛吹的有点大了。

对村长说道,“村长叔,马上秋收了,把这头猪杀了,给村里的乡亲们补补身子,这头猪虽然小点,但多少沾沾油气吧。”

榆树村是前进大队下面的一个小村子,有一百多户。

现在的人都讲究老人在,不分家,所以一户多的有十几口,少的也有七八口。

徐宁说的沾沾油气,是真的没有夸张,除了骨头内脏这些,一家最多能分半斤肉。

村长就让他媳妇去烧水,就在他家门口的空地上把猪杀了,把村里的人都喊过来,不管家里人多人少,一家半斤。

实在是人多肉少怎么都不好分,徐宁分到一斤,村长说多给她点,她没要,只要了一斤,既然一头猪都送出去了,何必在乎那一点。

人家都只有半斤,你拿那么多,没分到的心里能平衡?猪是你打的没错,但是你既然拿出来分了,就要分的公平,不然,只有得罪人。

知青点也分了一斤肉,因为徐宁姐弟已经分出来了,就按两家分的。

野猪又是三人帮忙拉过去的,也算出了一份力,所以他们也分了一斤,剩下的一点猪杂碎,就给村长家了。

姐弟俩回到家,都躺到炕上不想动了,别看徐宁刚才说的轻描淡写,其实她心里吓得要死,过了那个劲,现在腿脚都是软的。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天刚亮,徐宁就起床了,看看缸里没多少水了,拿着桶和扁担就往水井方向走去,路上刚好碰到葛洪斌也去打水。

两人就说着话往水井边走,葛洪斌说道,“听村长说,今天又有五个知青要来榆树村下乡,一共就两间房,这下又要住满了。”

徐宁心道,何止五个,一个月后还有好几个呢。

快到井边时,徐宁一抬头,看到她的救命恩人挑着水走来,刚想打招呼,没等她开口,大叔就挑着水从她边上过去了。

徐宁停了一下,葛洪斌说道,“徐知青,你先打吧。”

徐宁回过神说道,“你先,你先,我不着急。”

徐宁挑着水走到牛棚的时候,看到老陈头牵着牛车出来,那个大叔在扫院子。

老陈头看到她说道,“徐知青,挑水啊!”

徐宁回过神问道,“陈爷爷,今天这么早就去县城啊?”

老陈头回道,“今天要早点去县城,回来还要去乡里接知青呢。”

老陈头说完就赶着牛车走了。

她也挑着水往家走,走着走着叹了口气,看来一时也报不了恩了,等原主的父母到了再说吧。

她和徐安吃过饭就各自上工去了,她今天分到的活是和几个婶子大娘把晒台打扫干净。

明天开始割豆子和高粱了,今天要把这里该收拾的收拾,该打扫的打扫。

昨天她英勇打野猪的事迹,已经传遍了整个榆树村,今天不管大人小孩每个人看到她都会问一句,“徐知青,野猪真是你打死的?”

大栓婶子家的建民,一大早就跑到她家问,“徐知青,你是怎么把野猪打死的,用的是哪个门派的功夫?能不能教教我,”

徐宁………

最后被她缠的没有办法了,就敷衍的对他说少林功夫。

建民又问她,“徐知青,那你能不能用手劈砖?会不会铁头功?那头野猪是不是你用一个手指头点死的。

徐宁………

这还能不能好好的聊天了?

徐安笑得差点在地上打滚。

她被问的烦了,就拉着个脸,眯着眼,看人都是斜着眼睛看。

再加上她那个比平头长不了多少的发型,活脱脱一个小刺头,更像能打死野猪的人了,这下耳根子总算清净了。

徐宁下工路上看到了徐安,和给他在一起割猪草的几个小孩。

围着他问,“徐安,建民说你姐会少林功夫是真的吗?那你会不会,你姐有没有教你,你姐还收不收徒弟。”

徐宁………

她心想,会不会等许多年以后,她已经没在榆树村了,榆树村还有她的传说。

徐宁走上前,对几个小孩说道,“我不收徒弟,这功夫是不能随意外传的。”

说完,就带着徐安回去了。

姐弟俩到家后,大眼对小眼,各自抱着肚子笑起来了。

徐宁又叮嘱徐安,“别说漏嘴,到时给那个大叔惹麻烦。”

徐安重重点头说道,“姐,我知道,我不会说的。”

徐宁煮饭,徐安去把晒的野菜翻了一下,两人刚吃完饭,就听到前面知青院吵吵闹闹的说话声。

姐弟俩都没管,洗了碗就去休息了,下午还要上工呢。

徐宁晚上下工后,就没有出去了,她打算蒸点馒头,明天开始秋收了,下工就晚了,要干到天黑才能回来。

徐安把晒干的野菜收起来,还不怎么干的就把它放在筐子里明天接着晒。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晒了三大口袋野菜了,加上这几天挖的还没晒干的,够几个人冬天吃了。

徐安问道,“姐,我们还挖野菜吗?”

徐宁说道,“ 不挖了,野菜都老了,秋收也没时间上山,等秋收完,山上的榛子松子也熟了。

到时我们多往山上跑几趟,多捡点山货,留着冬天吃,还要再砍点柴。”

她把徐安收好的野菜,放在他房间的柜子里,厨房里坛坛罐罐太多了,干菜这些都放到他那边。

徐安睡的这间屋子,比她的那间要大点,以后徐洋来的时候也能住下。

粮食就放到她睡的那屋,到时候可以往里面加些空间里的粮食。

徐宁晚上蒸了一锅馒头,一锅包子,包子是油渣干豆角包子,前几天熬油的油渣剩了一点。

她又从空间里装了一碗出来,空间里的油渣,还是穿越前熬的那十头猪,满满两盆。

她每次熬猪油的时候都会拿点出来掺到一起。

分的一块野猪肉用盐腌上,徐安说道,“姐,要不要给牛棚的大叔送点肉过去?”

徐宁说道,“先不送,牛棚里还有别人,不知道那人品性如何的时候不好贸然过去,万一再给恩人惹上麻烦,那我们就是恩将仇报了。”

徐安说道,“姐,七爷爷人挺好的,他们也是一个锅吃饭的,有一次我在小溪边摸鱼。

牛棚的那个阿姨从山上背了一捆柴下来,村里的懒汉要抢,被七爷爷拿着牛鞭给打跑了。”

徐宁想了想,说道,“那就先送点包子,馒头过去,”

说完就拿了十个包子,十个馒头装在篮子里,准备天黑了送过去。

两人是吃了晚饭去的,去的早了,怕碰上从山上下来的村民,和去打水的知青。

两人走到牛棚,徐宁对开门的七爷爷说道,“七爷爷,这是我蒸的馒头和包子,给你们送几个过来,”

说完往里面看了一眼。

昨天那个大叔身上沾了野猪的血回来,七爷爷已经知道了。

他没让二人进去,接过馒头和包子对姐弟俩说道,“谢谢徐知青和小安了,我们仨晚上还没吃饭呢,等一下都尝尝徐知青的手艺。”

她就明白了,七爷爷已经知道昨天山上发生的事情了。

从牛棚回来,她坐在炕上缝衣服,徐安在那里写字。

徐宁打算秋收后送他去读书,徐安下乡前已经读三年级了,这段时间补补习,正好秋收后上四年级。

原主下乡前也才上初一,不过徐宁不打算读书了,就在家里看看书,她反正有前世的基础。

这几年只要不把知识丢下,高考应该没问题,她缝好了一件,徐安已经回去睡了。

她拿在手里看了一下,还不错,套在身上试了一下,又长又大。

在原主的记忆里,原主的爸爸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所以这件他穿上应该合适。

徐宁故意做的又大又肥,到时候里面穿上毛衣,再穿个厚棉衣,这件就穿在外面,又能当罩衣,脏了也好洗。

徐宁打算多做几件换着穿,到时候给那大叔也准备点衣服。

这样想着,又去把门锁上,去空间里翻她买的布料去了。

看看用哪一种适合做乞丐装,徐宁翻出来一匹被老鼠咬烂的深灰色的布,当时这种布她买了两匹。

那一匹放在最下面被老鼠咬烂了,老板拿出去丢了,徐宁装完货,看到门口那匹布,就顺手捡了放到车上了。

徐宁从空间拿出来先裁剪好,到时衣服做好后在破洞的地方再打上补丁。

想好了就开始做,先把布铺好,画好尺寸就开始裁。

连着裁了四件大人的,两件小孩的,才把布收起来,以后有时间的话就缝几针。

第二天早晨,等她醒来的时候,徐安已经把饭做好了,煮的大米粥,馏的包子,姐弟俩吃完饭就上工去了。

割稻子的时候,徐宁看到和李凤娇,林秋华在一起劳作的几人里,有一个穿着深红色上衣,扎着丸子头的姑娘。

她的丸子头扎的很蓬松,是后世很流行的扎法,应该就是女主林妙,现在没有人这样扎头发。

和几人在一起的还有两个面生的姑娘,一个剪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学生头,另外一个扎了两个辫子。

徐宁心道,这次来的五个知青,应该是三个女的,两个男的。

秋收就这样在人们热情高涨的收获下接近尾声,最后一点玉米今天也全部收进仓了。

徐宁从刚开始累的直不起腰,躺在炕上就睡过去,到现在晚上还能拿起衣服缝几针。

徐安从秋收开始就把做饭的活接过去了,他的活也不轻松,每天打了猪草后,还要到地里去捡劳作后掉下的粮食。

前段时间刚刚长的一点肉,现在也掉下去了。

天气逐渐变冷,姐弟俩已经把下乡时从家里带来的薄棉衣穿上了。

今天下工早,姐弟俩打算去山上一趟,往大青山的路上,看到村里的人也都背着背篓往山上走,山里的榛子,松子,这些都已经熟了。

捡点这些冬天也好给孩子当个零嘴,也能省不少粮食,所以每年秋收后,大人孩子都背着背篓上山,姐弟俩走到牛棚门口往里看了一眼。

看到大叔夫妻俩在喂牛,秋收时俩人更辛苦,上工和大家一起干活,下工了还要喂牛,打扫牛棚,口粮也比别人少。

两人瘦的像个麻杆一样,去山上打柴和摘野菜,也要避开村里人。

更不要说采这些能当粮食吃的东西了,现在的人虽说都很淳朴,那是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现在的粮食多金贵呀,这些捡了可都是粮食。

其实榆树村包括整个前进大队都算是好的,听说有些地方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学习和写检讨。

前进大队的大队长是部队上退下来的,不准搞那些名堂,只要干活就给工分。

姐弟俩到山上的时候,山上已经不少人了,两人找了个人少的地方。

放下背篓就开始捡,捡满了一背篓,徐宁看天还早,山上还到处都是人。

就让徐安接着捡,她先把这一背篓送回去。

等两人又各自背着一背篓回去的时候,山上基本上已经没啥人了,天也快要黑了。

走到山脚下,那大叔背了一个大背篓往山上走。

徐宁知道他是趁现在山上没啥人打算去捡一点。

徐宁看他准备往上山,连忙把背篓给他。

说道,“叔叔,这个给你,我今天采了很多,现在天都要黑了,上山太危险了。”

中年男人看了看姐弟俩笑着说道,“没事,你们快回去吧!”

说完就大步往山上走去。

姐弟俩看着往山上走去的背影,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连今天收获了三大筐松子和榛子,都没能让姐弟俩高兴起来。

回到家,她去做饭,徐安把从山上捡回来的几筐东西清理出来,明天拿到外面晒干再收起来。

饭后,徐宁又坐在炕上缝衣服,这些天她已经做了五件外面穿的罩衣。

还把徐莫的棉衣棉裤做好了,又从空间里拿出来四套棉衣棉裤,找了一点烂布,在上面贴了很多补丁。

打算爸妈来的时候一人一套,另外两套留着找机会给大叔夫妻两个。

鞋子她是真不会做,空间里有劳保鞋,单鞋和棉鞋都有,但现在不好往外拿。

徐宁打算等进城的时候拿几双出来,前几天她拿了棉花和布,请大栓婶子帮她和徐安各做两双棉鞋,给了她一小块布作为谢礼。

徐安在收拾今天从山上采的一点蘑菇,天气冷了,山上的蘑菇已经很少了。

不过前段时间他们采了很多都晒干放在柜子里了,门外响起敲门声。

姐弟俩对视一眼,他们自从搬过来住,就很少有人过来串门。

只有徐安的小伙伴建民,白天来玩过几次。

徐宁心想,现在来的应该是知青点的人,这里离村里有段距离,又靠近大青山,晚上村里没人会到这里来。

想到这里,徐宁问道,“谁呀?”

门外这时响起孙浩的声音,“徐知青,你睡了吗?我们想找你问点事。”

姐弟俩都出来了,看到是三个男知青就招呼他们进屋,因为地方小,没有堂屋,只有让他们坐在厨房里。

徐安拿了三个碗一人给倒了一碗水,三人是来打听盖房子的问题,他们三人想搬出来住。

孙浩说道,“今天听村长和会计说,过几天又有一批知青要来,现在知青院已经有十个人了,只有两间房。

到时候再来几个,不知道挤成什么样,虽说知青院的炕很大,能睡得下,但一个炕上躺七八个人,肯定休息不好。

我们三个就商量在知青院单独盖一间屋子出来,今天就是来问问你,你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

三人没说的是何止是休息不好,就是吃饭也闹腾的很,再来几个更乱。

徐宁就把盖这个房子用了多少钱,和他们说了。

三人听了觉得能凑出来,问清楚了以后,就打算去村长那里问问。

葛洪斌问孙浩二人,“你说村长能答应吗?”

孙浩说道,“先去村长家问问再说吧。”

把几人送走,姐弟俩就把门锁好,坐在炕上说话。

徐安也问徐宁,“姐,你说村长让他们盖吗?”

徐宁笑道,“村长为什么不同意?过几天知青来了,人多住不下,他们自己不盖房子,村里也要想办法给他们找地方住。

前几年又出了知青借住到村民家里闹矛盾,闹到乡上的事情。

现在村民肯定不乐意知青住自己家里,那村里就要给知青盖房子。

盖房子村里就要花钱,如果知青要求自己盖,那村长当然乐意呀,”

徐安又说道,“那他们还干嘛自己花钱盖房子,等村里盖不就行了,”

徐宁就问他,“你觉得我们是现在好,还是在知青点的时候好,”

徐安说道,“当然是现在好,”

徐宁就告诉他,“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花钱盖的房子,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让谁住就让谁住,想让谁来就让谁来。

不欢迎可以撵出去,但如果是村里盖的房子,就算心里再不乐意,那也只能听村里的安排。”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姐弟俩走了,村长媳妇才把门关上,看见桌子上的东西说道,“老头子,这些东西收下?”

村长盯着桌上的东西想了想,说道,“收下吧,以后多照看点,”

村长媳妇就叹道,“也是两个可怜的娃,盖两间房少说也要一百多吧!她两个孩子能拿出那么多钱?”,

村长看他媳妇一眼没说话,想那姐弟俩刚来的时候,说徐宁15岁还有点像。

徐安看起来就像个八九岁的孩子,条子上却写13岁,看两人的穿着和带的行李,也不像是在城里吃不上饭来下乡的。

那肯定是家里出事了把孩子送到乡下避难来了,每个月又有部队上寄过来的钱,俩人应该不差盖房子的钱。

今天去开会,乡上说过段时间又有一批知青要来,徐宁,徐安搬出去住,知青点挤挤,应该能住下。

村长看他媳妇把东西收拾好了,说道,“早点睡吧,明天我去跟那几个盖房子的好手打声招呼,让他们在秋收前把徐知青的屋子盖起来,”说完就进屋了。

城南县一处小院里,赵建设推着自行车刚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肉香。

从厨房传出来,停好自行车就往厨房走,苏红梅刚刚把菜从锅里盛出来,就看到进来的赵建设,说道,“快去洗手,马上开饭了,”

赵建设笑呵呵的说道,“今天买到肉了?”说着就拿着盆去外面洗手了,

苏红梅把饭菜摆在桌上,赵建设就进来了,说道,“儿子睡啦?”

孙红梅说,“中午没睡午觉,下午给他蒸了个鸡蛋,吃了就睡了,”

等赵建设坐下拿起筷子开始吃饭,苏红梅把今天徐宁来家的事情说了,还提了提徐宁头受伤的事。

赵建设说道,“二弟上次打电话和我说他老师的一双儿女来我们县下乡,要我给打听一个靠谱点的地方,要是找上门的话,让我能帮就尽量帮,你说她头受伤了,有没有跟你说是怎么伤的?”

孙红梅说道,“我问她,她说是去挑水时在井沿上碰的,问她有没有什么事?她说没事,就是过来认认门,”

赵建设点点头说道,“我明天去请天假,后天去榆树村看看。"

从村长家出来,徐宁在想,赵建设应该知道她今天去拜访的事了,不出意外他最近应该会来一趟,反之,那以后不管有事没事都没有登门的必要了。

姐弟俩出了村长家就往知青点赶,徐安兴奋的说道,“姐,我们真的能自己盖房子了,”

徐宁摸了摸了他的头,说道,“是啊!等我们的房子盖好了,我们俩一人一间,姐姐天天给小安做好吃的。”

徐安听了兴奋的眼睛都亮了,回到知青点,知青们都已经睡了,姐弟俩去厨房烧水洗了澡就各自回房歇了。

第二天早晨五点,徐宁就起来了,知青点都是六点起来做饭,她要在别的知青起来前把饭做好。

去自留地看到有两个西红柿红了,就摘下来了,打算做西红柿疙瘩汤,等她把饭做好,锅洗干净,徐安和三个男知青也起来了。

今天轮到他们三个做饭,看到徐宁已经把饭做好了,他们三个也忙活起来了。

厨房地方小,徐安就和徐宁把饭桌搬到院子里吃,两大碗疙瘩汤,一人一个鸡蛋。

刚端出来,还没吃呢,林秋华就开门出来了,看到姐弟二人在院子里吃饭,瞄一眼碗里顿了一下,就往自留地走去,没一会儿又回来了。

指着徐宁的碗质问,“西红柿是不是被你摘了?”

徐宁把剥好的鸡蛋放在徐安碗里,才慢条斯理的回道,“是我摘的,怎么啦?”

林秋华气愤的道,“那几颗西红柿是我的,你凭什么摘我的西红柿?”

徐宁说道,“自留地的菜不是知青点的吗?怎么成你一个人的啦?吃独食吃习惯了,一次没吃到就难受的不行了?”

林秋华气急败坏的说,“谁吃独食了?西红柿是我栽的,西红柿苗也是我在村里婶子家要的,”

徐宁说道,“你栽的,还是我浇的水呢,凭啥你能吃,我们就要看着你吃,凭你脸大,凭你长的丑,”

徐宁话音刚落,厨房里传来,噗嗤一声,马上又没声音了,应该是谁没忍住笑出声了。

徐安也在旁边说道,“自留地的菜都是陈大哥,孙大哥,葛大哥,和我姐浇水,你两个就是白吃,”

林秋华指着姐弟两个,脸色都气白了,

徐宁又接着说道,“茄子,豆角,辣椒还是我们种的嘞,怎么没看你少吃一口,脸皮咋那么厚,赶快去把脸洗洗吧,看能不能洗薄一点,”

徐宁还没说完,林秋华就啊的一声往她身上扑,徐宁怕她撞倒了她的饭,

她还没吃呢,就把她往旁边地方使劲一推,把她给推了个四仰八叉,只听到撕拉一声。

林秋华的叫声也停止了,爬起来就往屋里跑,姐弟俩对视一眼,憋着笑低头吃饭,厨房里也静悄悄的。

姐弟俩吃完饭收拾桌子时,村长和一个中年男人过来了,这个男的姐弟俩都认识,叫陈红军,谁家盘炕盖房子都找他,

是村里有名的好手艺,姐弟俩忙喊人,“村长叔,红军叔,”

三个男知青也从厨房出来和村长打招呼,村长对他们点点头,

徐安跑去厨房把他姐烧的开水拿过来,准备给两人倒水,被村长拦下了,说道,“刚吃了饭,不渴,先去把你的自留地量出来。

让你红军叔到那块空地看看,你俩商量商量怎么盖,”

又对三个男知青说道,“你们也跟着来看看,我怕地界给你们量出来,你们做个记号。”

三个男知青也都跟着往自留地走。

村长和徐宁说道,“你们知青点这里有一亩四分地,按说你们七个知青一个人可以分两分自留地,

但我昨天去乡上开会,乡上领导说了,过段时间我们榆树村还会来一批知青,所以就不能这样分,只能给你们姐弟俩一人分一分自留地,”

她听了点点头,按照原书的剧情,年前还会有两批知青来榆树村下乡,未来几年都会有大批量的知青下乡,榆树村应该也不会少。

走到靠大青山那头,村长量了二分地记上记号,这两分地就算是她姐弟俩的了,村长看看上面挂的没几根豆角,豆角秧子也快干了。

就对徐宁说道,“这上面也没几根菜了,把它拔了,地收拾收拾,赶快把白菜种上,”

她忙点头应下,分好地三个男知青就回去吃饭了,陈红军在那块空地上看了看问徐宁,“徐知青,你打算盖几间?”

徐宁说道,“红军叔,我想盖两间,我弟弟也大啦!想给他单独盖一间,你看这里能盖下两间不?”

陈红军到处看了看,又量了下尺寸,说道,“两间没问题,盖一间大的,一间小的,小的做厨房。

大的那间可以隔成两个房间,还能在右边给你搭个棚子放柴火,自留地左边墙角那里可以搭个厕所,”

她一听就觉得陈红军专业,位置利用的恰当,放柴火的地也有了,厕所也有了。

点头说道,“红军叔,谢谢你,啥都给我想到了,那就麻烦你帮我操心了,”

又问村长,“叔,你看我能不能在这里开个后门?这样我挑水方便点,”

走这里比走前面知青点要近一半的距离,到时原主的父母来到这里,走动起来就方便了,还不容易被人发现。

村长没啥意见,就点头同意了。陈红军问徐宁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盖?

徐宁说道,“红军叔,我想早点盖好,搬出来,你看就这几天行不?”

陈红军说,“可以,那我等下就回去把人叫齐,明天就能来给你盖,土坯是你自己买,还是我一起给你拉过来?”

来时已经听村长说了,这徐知青想在秋收前搬出来。

徐宁说道,“红军叔,土坯你一起给我拉过来吧!到时候多少钱一起算给你?”

又不好意思的说道,“红军叔,我没地方给你们煮饭,你看一天开八毛钱,可以吗?”

陈红军听了笑道,“都是一个村里的,回家吃也方便,八毛不少了,你放心吧,叔肯定尽快让你住上新房子,”

房子的事情定下来,徐宁心里松了口气,把村长和陈红军送出知青点,几个知青也都准备去上工了。

刚转身就看到林秋华恶狠狠的看着她,李凤娇站在她身边,也用看仇人的眼光一样盯着她看。

徐宁问她们,“怎么,想打架?走,找个宽敞点的地,要不然我施展不开,”

徐安马上拿着棍子站在徐宁边上,李凤娇和林秋华脸色都不好看,哼了一声去上工了。

徐宁说道,“小样,腿给你打不断。”

徐安在旁边跟着说,“腿给你打不断。”

三个男知青也憋着笑上工去了,徐安也准备背着他的背篓去打猪草了。

徐宁让他等会儿,用油纸包了两个鸡蛋糕给他放在背篓里,口袋里装了两棵大白兔奶糖。

又把水壶里面灌满了开水,让他拿着,口渴的时候喝。早饭吃的早,到吃中午饭,还有好几个小时呢,小孩子容易饿。

徐宁头还没好,不用上工,想着后面的自留地,先去把上面的豆角扯了,把地给挖出来,准备种白菜了,要多准备点蔬菜。

秋收后,原主的爸妈还有小弟都要过来了,她要准备五个人的过冬菜,这里冬天时间又长,她空间里青菜少,只有点干菜。

徐宁先从空间里抓了一把木耳泡上,打算中午做韭菜鸡蛋木耳馅饺子,锅里添上水,从空间又拿了两把绿豆,小火慢慢熬绿豆汤,她就到后院去扯豆角秧子了。

等豆角秧扯完,锅里的绿豆汤也熬好了,装在盆里,放在水缸里冰着,等徐安回来就能喝到凉凉的绿豆汤了。

看做饭还早点,又接着去挖地。

她刚刚把饺子包好,徐安就回来了,看到桌上包的饺子眼睛亮晶晶的,拿着盆子就去洗手洗脸了。

徐宁先给他舀了一碗绿豆汤让他喝,把绿豆汤喝完,饺子也出锅了,又给他舀了一大碗。

徐安一个饺子没吃完眼就红了,徐宁忙过去问道,“小安怎么了?是不是烫到嘴了?”

徐安说道,“姐,我想爸妈大哥小莫了,”

徐宁安慰他道,“没事,爸妈他们会没事的,过段时间我们给大哥写封信问一下。”

又拿毛巾给他擦擦脸,拉他坐下继续吃饭。

徐安脸红红的,有点不好意思,抱着碗把头埋到里面,大口吃起来了。

等两人吃完,就赶快收拾厨房,知青快下工了。

徐安是割猪草的,割够了量就能回来了,所以他每天都能早点下工。

等姐弟俩这边收拾好,那边知青也回来了,徐宁就带他去了后面自留地看看,徐安拿着锄头就准备去挖。

徐宁拉着他说道,“现在不挖,天太热了,下午我会挖的,”

又给他讲哪里修房子,哪里修厕所,听得徐安高兴的在那块地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

徐宁怕他中暑,就把他拉回去休息了。

下午徐安去割猪草时,徐宁把装满绿豆汤的水壶拿给他,让他多喝点水,又包了两个鸡蛋糕给他。

徐安接过她姐给的东西,说道,“姐,今天上午的鸡蛋糕我拿了一个给建民,他以前经常从家里给我拿窝窝头吃,”

建民是大栓叔的小儿子,和徐安年龄差不多,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割猪草,关系很好。

徐安笑笑对他说,“姐姐给了你,你想给谁分享都可以,吃完了再到姐姐这里来拿,去吧!”

徐安背着背篓高高兴兴的跑了。

等徐安下工后,她已经把自留地挖完了,姐弟俩就把上午剩的半盆饺子吃了,就准备早点休息,明天要开始盖房子了。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早上,徐宁和弟弟刚刚吃完饭,另外几个知青还在做。

陈红军就带着七八个人来啦,拉了三辆板车,板车上放的土坯和建房子的工具。

她连忙走过去说道,“红军叔,你们怎么那么早?”

边打招呼边带他们往后面走。

陈红军笑道,“早点没这么热,徐知青,你去忙你的去,后面太阳大,你就别跟着去了。”

徐宁就道,“那好,红军叔,我去给你们烧水。”

三个男知青昨天就知道他要盖房子的事情了,李凤娇和林秋华不知道,看到她回来了。

李凤娇就问道,“是你要盖房子?”一副你能盖起房子的语气。

徐宁对她翻了个白眼,说道“关你屁事,”

说完拿起墙角放着的水桶,带着徐安去打水了。

等知青点的都上工走了,她就烧了一大锅绿豆汤,放上冰糖,就用桶提着给盖房子的师傅们送过去了。

提着桶还没走到地方呢,村长就领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过来了,高高的个子穿着公安制服,应该是赵建设。

来的还挺快的,徐宁把桶交给陈红军,笑道,“红军叔,这是我煮的绿豆汤,你们都喝点降降暑气。”

陈红军马上接过来说道,“徐知青,你烧点开水就行了,怎么还去煮绿豆汤?谢谢了啊!”

把绿豆汤拿给陈红军,就往两人走去。

还没走到跟前,村长就说道,“徐知青,你家亲戚来了。”

徐宁问道,“建设哥?”

赵建设笑道,“小宁,你前天到家里,我听你嫂子说了,也没等我下班你就走了,这不我今天没事过来看看,你的头好点没有?”

徐宁笑道,“已经好多了,村长叔给我放了几天假,我这几天天天在家里休息,”

边说边招呼二人坐,又把留在盆子里面的绿豆汤倒到碗里,一人面前放了一碗。

村长把绿豆汤喝完就回去了,留下两人在这里说话。

赵建设问道,“我听你们村长说,后面修的房子是你的。”

徐宁把知青点的情况和他说了一下。

“知青点只有两个房间,过段时间又有知青来,我和我弟就想着,和知青这边分出来单过,自留地也分了。”

赵建设说道,“分出来也好,人多矛盾就多,还不如分出来过自己的日子,我去后面看看。”

徐宁带他过去,把自留地和盖房子的位置都和他说了。

赵建设点点头,又去找陈红军说了会话,请他多费点心。

等两人说完,徐宁和赵建设就回知青院了。

赵建设的自行车在知青院里停着,他把车把上挂的提兜拿下来给徐宁。

说道,“空了就带着弟弟到家里去玩,有啥事直接到家里和你嫂子说,我就先回了。”

徐宁忙道,“建设哥,现在这么大的太阳,吃了饭再走吧,下午的时候也凉快些。”

赵建设说道,“不吃了,局里还有事,过段时间我再来看看,你盖房子钱够不够?”

徐宁忙说道,“建设哥,钱够用,我哥每个月都给我们寄。”

赵建点点头,说道,“那我回去了,空了和弟弟来家里玩,”

徐宁送他到门口,又把手里的提兜给他,让他带回去给孩子吃。

赵建设摆摆手说道,“家里还有,这些你和你弟留着吃,我走了。”

徐宁看他骑车走远了,又看了一眼手里的提兜,回屋把东西拿出来。

一个橘子罐头,一斤大白兔奶糖,一罐麦乳精。

徐宁又从空间里拿了一斤奶粉一起放在柜子里锁上。

徐安太瘦了,十岁的人看起来像七八岁的孩子,现在和知青住在一起,空间里很多东西都不能拿出来。

她又去烧了一锅开水,天太热了,坐着不动都出汗,更不要说在太阳下晒着了。

把这一锅开水用桶提过去,绿豆汤已经只剩一个底了。

徐宁把桶拿回来,又抓了两把绿豆放在锅里接着熬。准备放凉了给他们下午喝放。

又去地里摘了些豆角,准备中午炒来吃。

徐安下工回来,把背篓往地上一放,就往后面盖房子那里跑去。

徐宁喊都喊不应,没一会儿,陈红军就领着人回去吃饭了。

徐安跟着人屁股后面追着问,“红军叔,要几天能盖好,”

这话把几个大人惹得哈哈大笑。

陈红军笑道,“小安,想住新房子了?放心吧!最多半个月就让你们住进去。”

徐宁把几人送走后,就让他去洗脸。

徐安一看到桌上有肉,问道"姐,昨天的肉没吃完吗?”

“没有,昨天还剩了些,我用盐给腌上了,今天炒菜就切了几片。”

姐弟俩吃过饭,她就让徐安去睡午觉,她到村里的木匠家里定几个炕柜,和装粮食的柜子。

知青点里的东西都是公用的,搬家后都要新买。

时间一晃十天就过去了,姐弟俩的房子已经盖好了,厕所和柴房也都搭好了。

陈红军说今天把门装好,晾个两天就能搬进去了。

徐宁头上的伤也差不多好了,她中间又去过一次城南县。

从县里回来长头发就变成了小子头。(很短,男孩的发型),

这几天又每天上工,她也不像别的女同志戴个帽子啥的,人就比以前黑了很多,现在活脱脱就是一个假小子。

前两天赵建设又来过一次,看了看房子进度。

徐宁觉得自己这个大旗扯得很成功,不知道剧情以前她没想过去找赵建设。

当知道原主的父母要下放到这里以后,她不得不把这层关系利用起来。

至少在发生不可预料事情的时候,有他这层关系在至少有点震慑作用。

徐宁订的炕柜和装粮食的柜子也都打好了,自留地的白菜也种上了。

白菜秧子是给村里的婶子换的,还撒了一点小青菜,菠菜,边上还栽了葱,二分地让姐弟俩整的很像样。

徐安现在天天吃的饱饱的,还都是细粮多,粗粮少,偶尔还有点肉。

晚上徐宁还给他加餐,鸡蛋糕,麦乳精天天换着吃,小脸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了。

今天是知青的休息日,都不上工,几个知青全都去县城了。

牛车坐不下,徐宁也不想和他们一起去,她的身份至少这几年让她不能和任何人走的太近。

所以她的性格要慢慢朝不好相处发展,没人敢惹,没人想理。

这样才方便她以后行事,徐安还小,就让他开心的生活就好。

姐弟俩一人背一个背篓,徐宁还拿着扁担,今天姐弟俩打算上山去砍柴,快秋收了。

秋收完天气马上就冷,这里的冬天太长了,要用很多柴火。

姐弟俩这几天,每天下工都去山上砍一挑柴,已经存了不少了,但远远不够。

两人从大青山下来,直接把柴背到新房那边了。

新搭的柴房里已经堆了姐弟俩这几天打的柴。

装门的几个汉子,看到他们背上背着,徐宁还挑了一大担柴火,都夸姐弟俩会过日子。

陈红军帮着把姐弟俩背上的柴火拿下来,说道,“徐知青,门已经装好了,你晚上过来把炕烧一下,这样房子干的快,明天收拾收拾就能搬过来住了。”

房子就算是彻底盖好了,几个盖房子的师傅也在收拾工具。

徐宁到前面知青院把一个坛子里面用盐腌着的几块肉拿出来。

是上次去县城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每块有半斤左右。

又把柜子打开,把几包分好的冰糖拿出来,每包半斤,就把肉和冰糖放在背篓里,往新房那边走去。

每人拿了半斤肉,半包冰糖给这些盖房子的师傅们,笑道,“这几天辛苦几位叔了,本该请几位叔吃顿饭的,

可你们也知道我这里的情况,知青点只有一个锅,还是公用的。

知青们天天也要用那个锅做饭,这些东西各位叔带回去让婶子添个菜,工钱我让红军叔算算,等会一起结给他,”

说完就把东西递了过去。(当地的风俗,房子盖好了都要请盖房子的人吃顿饭。)

这些汉子们都说道,“徐知青,你不用客气,我们都理解。

这些东西,你和小安留着吃吧,你们两个那么小来下乡,不容易。”

徐宁笑道,“没多少东西,我都准备好了,各位叔叔们拿着吧!要不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陈红军在边上说道,“都拿着吧,这是徐知青姐弟的心意,都在一个村里以后多照顾点就是。”

几个汉子,这才拿着东西推着板车回去了。

徐宁姐弟就和陈红军一起往知青院走。

她招呼陈红军在厨房坐下,把工钱结给他,两间房子,一个厕所,一个柴房,还开了一个后门。

材料加工钱一共195块钱,徐宁把钱拿给陈红军,又把刚才准备好的一个袋子给他。

里面是半斤肉,半斤冰糖,两斤大米。陈红军知道推辞不掉就拿着了。

走的时候说道,“那叔就不跟你客气了,以后有啥事你说一声。”

陈红军走到家,把东西拿给他媳妇,他媳妇打开一看,问道,“不是去给徐知青盖房子了吗?这是哪来的?”

陈红军就把徐宁没地方煮饭,不请他们盖房子的人吃饭了,和他媳妇说了。

她媳妇说道,“这给的也不少,比请吃饭划得来。”

陈红军说,“有人问你,你就说只有半斤肉,半斤冰糖,大米就别说了,以后对姐弟俩多照看点。”

他媳妇就明白了,说道,“我知道了。”

陈红军走后,徐宁姐弟俩就拿着扫帚去打扫他们的新房子去了。

三十多平方一大间,隔成两间小卧室,姐弟俩一人睡一间。

旁边还有一个十几平方的厨房,就相当于是三间屋子。

上次去县城,徐宁买的锅也装上了,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陈红军还在锅的边沿用泥巴给糊得严严实实的。

姐弟俩把房子打扫干净后,徐宁就把炕给烧起来。

明天就可以把定的家具搬过来了,现在是夏天,一烧炕屋里热的没法呆。

往炕洞里加了几块大的木材,就赶快出去了。

姐弟俩吃了点东西,又背着背篓上山了,再过段时间,山里的野菜就老的不能吃了。

徐宁打算赶在秋收前多屯点柴,多挖点野菜,野菜用水焯一下,晒干了冬天没蔬菜的时候吃,也是很好的。

姐弟俩把家搬好,东西也差不多置办齐的时候,村长就通知三天后秋收。

她准备明天去趟县城,秋收长达一个多月,秋收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大队长和村长是不准请假的。

原书女主这两天应该就会下乡来榆树村了,原主的父母一个多月后也要到了,

她记得书上说他们来时没有多少行李的,只有原主父亲背了一个不大的包袱。

要把他们的棉衣棉被准备起来,她和徐安的棉衣在这里穿也有点薄了。

她让徐安给部队上的徐洋写封信,告诉他,让他不要寄钱过来了。

姐弟俩有钱,还让徐安写上他们盖了房子,让他有探亲假的时候就来榆树村,现在有地方住了。

这段时间徐宁每天晚上都偷偷模仿原主的笔迹,总算有七八分像了,她让徐安先写,她在后面加几笔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徐宁就起来了,锅里放了半碗米,还有一点咸瘦肉切成丁,放到粥里。

又去菜地里扯了几个青菜苗,煮了一锅菜粥,蒸了两个窝头。

徐安听到声响也起来了,看到她在煮饭,就过去烧火。

徐宁笑道,“小安,我这次去县城就不带你了,等秋收后,姐姐带你去城里好好的玩一天。”

徐安说道,“姐,你去吧,我在家里看家。”

“你一个人不要去山上砍柴,知道吗?我们的柴差不多够了,等秋收后,我俩再去山上砍一点就行,”

她吃过饭就背着个大背篓去村口了,老陈头的牛车已经在那里了,车上有两个大娘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媳妇。

李凤娇和林秋华也在上面,二人看到徐宁哼了一声,把头往旁边一扭。

老陈头看到她笑道,“徐知青,快上来,就差一个人了,”

徐宁忙跑过去坐好。

到县城后,她先把信寄了,又去了供销社,去卖布的柜台看了一下都有什么颜色。

她没打算买,空间里有很多布,看一下有和这个年代差不多的,到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又去买了火柴,煤油,针线,下乡时带来的还有两斤点心票,就买了两斤饼干。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说完又马上出去了,徐宁瞬间就明白了,应该是打到猎物了。

停了一会儿,徐宁和魏兰兰杨小妹也从屋里出来了。

陆笑堂看到屋里出来两个陌生的姑娘,瞄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对徐宁说道,“小宁,你去烧点水,我把这两只鸡收拾出来。”

徐宁看门口的地上放了两只野鸡,高兴的说道,“陆大哥,这野鸡可不好抓,你们今天运气可真好。”

魏兰兰和杨小妹很有眼力见的说道,“徐知青,我们就先回去了,下次再来找你玩。”

“就在这里吃饭吧,这是我表哥陆笑堂,他是来看我和我弟弟的。”

说完,帮双方介绍了一下,等几人打过招呼,杨小妹和魏兰兰就回去了。

两人没有留下吃饭,现在的粮食都是定量的,不是很亲近的关系,一般都不会在别人家吃饭。

两人走后,陆笑堂和徐安从自外面的雪堆里,又拿出来一只狍子和几只野鸡,野兔。

她忙去烧水,要快点收拾出来,要不然就冻了。

徐宁给几只野鸡拔毛,陆笑堂把狍子和兔子的皮剥了。

陆笑堂按照徐宁说的把狍子肉砍成一块一块的。

她把狍子肉放在一个空缸里,处理好的野鸡就挂在厨房里,现在天气冷,也不会坏。

把狍子的两扇排骨让陆笑堂砍成小块,晚上做红烧狍子肉,和香辣兔丁。

等全部收拾好,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陆笑堂在外面洗手。

徐安也看着盆子的肉傻笑,又高兴的和徐宁说道,“姐,我跟你说,陆大哥真是老厉害了,这些野鸡和野兔都是他用石子打的,这只狍子,他用绳套一下就给套住了,真是好厉害啊!”

徐宁看到盆里的那一大盆肉,很赞成的点点头,“是很厉害。”

她看了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就把昨天剩的猪头肉和酸菜粉条一起炖了。

又蒸了馒头,今天中午吃饭晚,几人都饿了,一大盆菜,十几个馒头,四个人全造光了。

魏兰兰和杨小妹回到知青院以后两人还在说陆笑堂。

“徐知青的表哥好高哦,长的也很好看,看起来只有十八九岁,但是气质又很沉稳,不知道有没有对象,”魏兰兰说道。

杨小妹眼神也亮晶晶的说道,“要不下次去问问徐知青?”

两人说说说说笑笑的进屋了。

晚上陆笑堂没有让徐宁跟着去牛棚,他把红烧狍子肉装在背篓里背着,手里端着香辣兔丁。

徐宁还打算装馒头,他没让装,牛棚里有粗粮,细粮就留给她们几个孩子吃吧。

姐弟仨坐在炕上吃着狍子肉和香辣兔丁。

徐安还在讲陆大哥在山上打猎物时的英勇,“陆大哥说,他走之前再带我上一次山,到时候看能不能多打一点?留着让我们冬天慢慢吃。”

徐莫在旁边兴奋的说道:“二哥,陆大哥说他下次来的时候要给我带子弹壳呢,还说下次来的时候也带我去打猎。”

这才两天时间两个小子就是陆笑堂的小迷弟了。

“陆大哥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走?”徐宁问道。

徐安黯然的说道,“三天后就要回去了,他就十五天假,来回路上差不多都要十天。”

现在的火车时速只有几十公里,路上还要转车,可不要那么久吗。

当时原主和徐安来下乡时,路上也是走了四天才到,他的部队离这里还要远些。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陆笑堂回来后徐安和徐莫还没睡,陆笑堂又教两人下了会象棋,象棋是他带过来的。

徐宁对象棋不感兴趣,就回房间看书了。

九点的时候,徐宁正打算去叫徐莫过来睡觉,徐莫就自己回来了,不过不是过来睡觉的,是过来拿他的枕头的。

徐宁………

“小莫啊,你这样姐姐是很伤心的。”

徐莫马上安慰她,“姐,陆大哥快走啦,我去陪他睡两天,等他走了,我再回来陪你啊!”

徐宁………

我稀罕你陪我睡哦,爱尿床的臭小子。

徐宁早晨七点钟起来时,厨房旁边的自留地那里已经挖出来一个排水沟了。

以后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在沟里就可以了,水流到自留地里还可以浇地,门口二米多宽的小院子也被打理的平平整整。

徐宁呆了,这是一个晚上没睡?这样想着也问出来了。

陆笑堂笑道,“睡了,五点钟起的,在部队上习惯了,我给你挖个排水沟,以后天气热的时候,你直接在那里倒就好了,省的端过来了。”

徐宁晕乎乎的去上厕所了,到厕所一看,厕所也收拾干净了, 淡定淡定,吃喝拉撒睡,人之常情,人之常情!

吃过早饭,陆笑堂又骑着自行车去城里了。

徐宁拿了一个野鸡砍成块,放在砂锅里慢慢熬着,就和徐安徐莫坐在炕上剥板栗。

等一下把剥好的板栗和蘑菇放在野鸡汤里,炖出来的汤都是清甜的,几个孩子都喜欢喝。

就是野鸡太难炖了,要好几个小时才炖得烂,早晨熬上中午喝刚好。

现在徐宁晚上都不敢炖汤了,怕小莫喝了再尿床,他们这边中午喝鸡汤,晚上再炖一锅送到牛棚去。

陆笑堂从城里回来的时候,老陈头赶着牛车在后面跟着。

刚进门老陈头就笑道,“徐知青,你表哥给你买了一车煤让我给你拉过来了。”

徐宁听到老陈头的声音,她就从屋里出来了,刚出门就看到陆笑堂把自行车停在门口,就从牛车上往下搬煤。

徐宁问道,“陆大哥,你怎么又买这么多煤?我上次买的还有那么多呢。”

又对老陈头说,“陈爷爷,麻烦你了啊,中午在这里吃饭。”

老陈头笑呵呵的,说道,“徐知青,你客气了,饭我就不吃了,刚才进村时就看见我家老婆子了,说把饭做好了,让我早点回去。”

“哎呦,陈爷爷,你老可真有福气,陈奶奶每天都做好饭在村口等你。”

徐宁打趣道,老陈头笑得合不拢嘴。

老陈头走时徐宁抓了几个水果糖给他,让他拿给二蛋吃。

陆笑堂看她把人送走了才对她说的,“你烧炉子用煤块不行,火小又浪费煤,烟还大。

我下午把这些给你做成煤球,烧的时候方便,火也大,每天晚上睡觉时候加一个,就能撑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做饭时再加一块就可以了。

徐宁先让他进屋吃饭,把炖的鸡汤放在桌上,一盆酸辣土豆丝,还有蒸的馒头。

下午四个人整整忙了一个下午,才把煤球做完。

陆笑堂把屋檐下的白菜往旁边挪了挪,把煤球全部码在屋檐下,用麻袋和干草盖上。

没办法屋里地方太小了,本来想把白菜挪到屋里去,也放不下,到时候只有吃冻白菜了。

徐宁把下午炖的一只野鸡汤给他放在背篓里,又炒了一个肥肠,就让他自己过去了。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徐宁这一觉睡得很沉,可能是昨天晚上泡个澡身体放松了。

醒来时天都大亮了,看到睡在她旁边的徐莫朝里侧着身子,心道这小子昨天那么早睡,现在还没醒,可真能睡。

就把炕柜上的衣服拿过来,准备起床,她掀开被子,看到下面一滩还没干的水迹,感觉脑袋嗡的一声。

赶紧摸摸自己的睡裤,干的,心道,不是自己尿的就好,如果那么大了还尿床,那人就丢大发了,

看看旁边撅个屁股,身体一抖一抖的徐莫,她憋着笑,说道,“小莫,睡醒了吗?”

徐莫红着脸抽抽泣泣的转过身子坐起来,说道,“姐,对不起,”说着就哭起来了。

徐宁忍着笑说道,“小莫,没事,你还小呢,小孩都会尿床的,大了就不尿了,”

徐莫抬起头问徐宁,“姐,你小时候也尿床吗?”

咳咳,徐宁心道,小莫呀,姐是给你说尿过呢,还是没尿过呢。

这时,徐安在外面喊,“姐,小莫,起来吃饭啦,”

“起来啦,起来啦!”徐宁连忙朝外喊道,心想,小安可真是个好弟弟。

又马上把徐莫的衣服拿过来,说道,“来,小莫,姐姐给你穿衣服,我们去吃饭了,等一下还要上山呢,你还想不想去捡山货。”

徐莫立刻把尿不尿床给忘了,站起来说道,“姐,我自己穿,”

说完,就拿着棉衣往身上套,徐宁把他的短裤脱下来,给他换了一个,帮他把棉裤穿上。

等两人穿好衣服出去时,徐安已经把饭做好了,他会做的饭不多,打的玉米糊糊,煮了三个鸡蛋。

三人刚吃过饭,建民和二蛋就来找徐安了,徐宁拿了两块发糕一人给他们一块,

建民和二蛋两人眼睛都盯着发糕咽口水,却没接。

建民说道,“徐知青,我们不要,你留着给小安吃吧,我娘说了,点心老贵了,还要票才能买得到,”

二蛋也在旁边说,他娘也不让他要。

徐宁就告诉他们,“这个不是买的,这个是我自己做的,要不你们问小安。

这个看起来大,其实是软的,要不了多少面,你看我一捏是不是就没多少了?”说着还捏给他们看。

徐安也在旁边说道,“不是买的,是我姐做的,你们就拿着吧,我以前吃不饱的时候,你俩还经常从家里拿窝窝头给我吃呢,”

说着就接过徐宁手里的两块发糕一人给他们一块,两人这才拿着。

不好意思的说道,“谢谢徐知青,谢谢小安。”

徐宁让他们三个先去了,她把被子拆下来洗了,晾在外面的绳上,又去把水缸挑满,这才带着徐莫往山上走,

走到山上,没看到他们三个,徐宁就不打算往里走了,准备就在这里砍柴,让小莫在旁边玩。

现在山货已经很少了,她也不想在去找,家里已经有这么多啦,够他们几人冬天吃。

她打算下雪前多砍点柴,等下了雪就不上山了。

她开始做午饭时,徐安才背着大半背篓松塔回来,手里还拿了一小捆柴,徐宁让他去洗手准备吃饭。

中午煮的小米粥,贴的玉米面饼子,用油渣炒的萝卜丝。

徐宁吃过饭就去自留地了,打算把葱给刨出来,徐安在刷碗,徐莫就把刨出来的葱放在一起。

等全部刨完,徐宁就把葱放在屋檐下,用干稻草给盖上。

这样能吃一个冬天都不会坏,这还是村里的婶子和她说的呢。

建民和二蛋来找徐安时,背篓里还背着东西,建民拿的是两个芥菜疙瘩,二蛋是拿的一碗腌的胡萝卜,

徐宁知道,这是看孩子吃了她的点心,给的回礼,她高兴的收下了,又一人给了两块水果糖,就和他们一块上山了。

路上,徐宁问建民这几天怎么没上学?她听徐安说建民是上三年级,但这两天看他天天上山,没去上学。

建民说道,“我们教室盖了很多年了,老是往下掉土,校长怕冬天雪太大,把屋顶给压垮了,这几天在修屋顶呢,”

走到山上,徐安和建民二蛋三人还是去到处找山货了。

徐宁带着小莫就在山脚不远处砍柴,在这里砍柴的都是些大娘婶子和大些的孩子,男的都喜欢往里走,外围都被这些妇女小孩捡了。

她一抬头,看就到她爸和陆伯伯拿着柴刀上来了,二人也没看她直接往山上去了。

她也接着砍柴,小莫在旁边帮忙捡些小的,等捡了两大捆,她就用扁担挑着,带着小莫下山了。

徐宁打算今天多走几趟,怕徐莫累到了,回去就没让他再跟着上山了,

拿个苹果让他吃了,让他跟着七爷爷玩,七爷爷腿脚不方便,不怎么出来。

吃过晚饭,她就把锅里添满水,开始烧,今天晚上她妈和陆伯母要过来洗澡。

差不多八点的时候,后面的小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她妈和陆伯母一人拿了一个小包袱过来了,

徐宁把门打开让两人进来,说道“妈,陆伯母,水我已经烧好了,你们谁先进去洗?

两人为了谁先去洗让了半天,还是徐宁说,再客气下去水都凉了,陆伯母才先去洗了。

两人洗好后,就和徐宁姐弟仨坐在炕上说话,

陆妈说道,“小宁,伯母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给我们买这么些东西,还给我们送吃食,来到这里两年多了,都没这段日子过的舒心。”

徐宁连忙说道,“陆伯母,你可别这么说,我和小安的命都是陆伯父救的。

给你们买这点东西算啥?这些衣服都是供销社的瑕疵品,不要票,也不贵,用不了几个钱。

你们给我的钱我就收着了,以后看到什么要添置的我就直接买了,”

徐妈也在旁边说,“大姐,都是自己家孩子,客气啥,以后有啥事直接和她说就是。”

陆妈叹口气说道,“如果不是小宁给操办这些,我们这个身份在这里,就是有钱也花不出去,我和老陆来到这里两年多了,

我那一双儿女都没敢跟他们联系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我和老陆在这里。

我也没敢让我哥告诉他们,就我家那混小子,如果知道我和老陆在这里,早就跑过来了。”

徐妈问道,“大姐,你闺女和你儿子现在哪里?”

“我和老陆出事后,我兄弟就安排我闺女去新市下乡了,儿子在南市当兵呢。”

两人说着都想起没在身边的孩子,沉默着,等两人平复了心情,一看时间不早了,就准备回去了。

徐宁去她屋里把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两床棉被抱过来。

说道,“陆伯母,我昨天去县城买了两床被子,你和陆伯父一床,七爷爷一床,把你们的旧被子垫在下面,这个是新棉花,暖和,盖在上面。”

陆妈想了想,前面那么多东西都收了,现在也不矫情这些了,就拿着了。

徐宁把两人送出门说道,“明天让我爸和陆伯父也过来泡泡澡,放松放松,”两人应着回去了。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徐爸和陆伯伯来泡澡时都夸徐宁这个木桶好。

冬天在里面泡泡浑身都舒畅,徐宁为了大家冬天能泡澡自由,这几天是天天上山砍柴,一天要往返好几次,都没怎么整治吃的了。

就这样一连砍了好几天,她觉得应该够一个冬天烧了,这两天是越来越冷了,天阴沉沉的,却一直没有下雪。

徐宁打算今天去趟县城,吃过早饭,把自行车推出来,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上手套,就骑着车走了。

她先去县里的废品站,看能不能找点小孩子的故事书啥的,废品站的大爷坐在屋里烤火呢。

听徐宁说要找几本故事书,就让她自己进去了看了,她进去翻了半天,找到十几本连环册和几本高中的课本。

想着以后都要用,平时没事的时候也能看看,就全拿了,又去找了几叠旧报纸,打算拿回去贴在墙上。

这样就不会掉灰下来了,屋里看起来也干净点。

把这些放在旁边,徐宁打算到处看看能不能像书上说的寻到宝贝。

到处翻了一遍,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也没看到有啥值钱的东西。

叹口气,心想,不是女主的命啊!

就拿着旁边的书和旧报纸找看门的大爷结账去了。

大爷看了看她手里的几本书,又看了看她灰头土脸的样子,问道,“你这是把整个废品站都翻了一遍?”

徐宁尴尬的笑着说道,“嘿嘿,大爷,我这不是看这几本连环册少了几本, 就到处翻了翻,看能不能找得到。”

看门的大爷给她称了称,一共一毛五分钱,她给了钱后,骑着自行车就去供销社了。

到供销社徐宁看了看苏红英没在,看到柜台上放了好几捆海带,旁边还放了4编织袋虾米,可能是刚从南边运过来分到这边供销社的。

徐宁想起还有几张副食票,就买了三斤海带,两斤虾米。

又在供销社转了一圈,也没有什么要买的,天越来越阴沉沉的,就准备回去了。

个子太矮,把自行车推着跑了好远才上去,还要左一扭右一扭才能够到脚蹬。

把旁边的几个人逗得哈哈大笑,徐宁脸上面无表情,心里泪流满面的咆哮。

丢脸,丢脸,太丢脸了,什么时候才能不推着跑,就能骑自行车啊!!!

快到家时,从空间拿了一个猪头出来,打算回去把它收拾干净。

明天卤来吃,又拿了一袋苹果,两个热水瓶。

这两个热水瓶打算放到牛棚,让他们几人用。

早晨出去的晚,回到家已经12点了,徐安和徐莫在厨房里做饭。

徐宁把东西放下,看徐莫已经把火点着了,就坐在他旁边烤了烤手,真是太冷了。

徐安前几天跟徐宁又学会了一样饭,疙瘩汤。

他今天就是打算做疙瘩汤,徐宁一边烤火,一边给他指点。

还别说,做出来挺像样的,小伙子很有做饭的天赋啊,可以培养培养,以后可以吃现成的啦!

吃过饭,徐宁就把那个猪头拿出来,准备把它清理一下。

用砍刀砍两半,再用火把上面残留的毛给烧干净,等洗干净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往里面一看,徐安正在拿着画本给徐莫讲故事呢。

她拿过打了一半的毛衣也坐在炕上听二人讲故事,打累了就把毛衣放下,活动了一下肩膀,看两人还趴在炕上看。

徐宁怕他们看久了对眼睛不好,就拿布袋装了两碗豆子,让他们去村里翠花婶子家换些豆腐。

翠花婶子家每天都会磨几板豆腐,村里谁家想吃了就抓点豆子去换。

她家和大栓叔家是邻居,徐安去找建民的时候都要从她家门口过。

徐安把豆子放在他的小背篓里,牵着徐莫的手就往村里去了。

徐宁在家里左等右等,都没等到两人回来。

想着村里都知道徐莫是住牛棚的,别是出什么事了,放下毛衣就往村里走。

徐宁先去翠花婶子家,问徐安有没有来换豆腐?翠花婶子说他换了豆腐就走了。

徐宁听到隔壁大栓叔家有小孩子的说话声,就去了大栓叔家。

刚进门就看到徐安和徐莫坐在中间,徐安正在讲他下午看的连环册上的故事,旁边围着建民二蛋。

还有村长叔家的小儿子大林,旁边大拴婶子边做鞋边听得津津有味。

徐宁无语了半天,这小子才看了几页?就跑到这里来吹牛了。

她也不进去了,就在门边听他讲,看他能讲到什么时候。

还是二蛋先看见她,说道,“ 徐知青,我们明天想去你家里看连环册,行不行?”

他刚说完,建民和大林也说,他们也想去。

大栓婶子看到她,赶快起身说道,“徐知青,快进来坐,”

徐宁说道,“婶子,我就不坐了,天也不早了,改天再来找婶子说话,”

又对建民大林二蛋三个说道,“你们啥时候想来找徐安玩,来就是啦,不过去之前一定要给大人交代,知道吗?”

三人高兴的应了,

回去的路上,徐安偷偷的瞄她姐,徐宁看他这样,忍俊不禁。

看着他说道,“小子,才看了几页书,就知道到处吹牛了。”

徐安看他姐没生气,就嘿嘿嘿的笑道,“我本来换了豆腐就回家的,刚出翠花婶子家,就碰到二蛋和大林了,

他们说去建民家里玩会,我想着天还早,就带着小莫去了。

走到那里我就和他们说了,你给我买了连环册,他们就追着我问好不好看?所以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下。”

徐宁说道,“一讲就停不下来啦,连回家也忘啦,不知道姐在家里担心你们。”

徐安忙道,“姐,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徐宁摸着他的头安慰他,“好啦,原谅你啦!以后去哪里要告诉姐知道吗?”

又对旁边的徐莫说道,“小莫也是,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告诉哥哥姐姐?”

徐莫听话的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姐,”

小说《穿成知青小炮灰,她在六零当拽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