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其他类型 >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小说结局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小说结局

咸鱼头子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云挽摇头:“不知。”对上他探究的目光,她叹了口气道:“臣妇的确不知,这也是头一次闻到。”又好奇得紧,云挽试探问:“陛下,不知这香叫什么?”景宣帝睨她一眼,吐出两个字:“不知。”“..........”“臣妇失言。”云挽老实认错。懒得同她计较是真知错还是假知错,景宣帝索性开门见山:“陆夫人方才已闻过,知晓这香的特别之处,朕若是命你调制出一模一样的,你可能行?”“这.........”云挽给难住了,万万没想到他是想让自己仿香。开口欲拒绝,却撞进他沉沉目光,云挽哑然。斟酌片刻,她选择迂回战术,问道:“陛下,可容臣妇多问一句?”“你说。”“这香可是有何独到之处?”云挽明显感觉到,在她问出这个问题时,殿内沉寂下来,不由心生疑惑。收到主子示意,...

主角:云挽景宣帝   更新:2025-06-10 09: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云挽景宣帝的其他类型小说《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咸鱼头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云挽摇头:“不知。”对上他探究的目光,她叹了口气道:“臣妇的确不知,这也是头一次闻到。”又好奇得紧,云挽试探问:“陛下,不知这香叫什么?”景宣帝睨她一眼,吐出两个字:“不知。”“..........”“臣妇失言。”云挽老实认错。懒得同她计较是真知错还是假知错,景宣帝索性开门见山:“陆夫人方才已闻过,知晓这香的特别之处,朕若是命你调制出一模一样的,你可能行?”“这.........”云挽给难住了,万万没想到他是想让自己仿香。开口欲拒绝,却撞进他沉沉目光,云挽哑然。斟酌片刻,她选择迂回战术,问道:“陛下,可容臣妇多问一句?”“你说。”“这香可是有何独到之处?”云挽明显感觉到,在她问出这个问题时,殿内沉寂下来,不由心生疑惑。收到主子示意,...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云挽摇头:“不知。”

对上他探究的目光,她叹了口气道:“臣妇的确不知,这也是头一次闻到。”

又好奇得紧,云挽试探问:“陛下,不知这香叫什么?”

景宣帝睨她一眼,吐出两个字:“不知。”

“..........”

“臣妇失言。”云挽老实认错。

懒得同她计较是真知错还是假知错,景宣帝索性开门见山:“陆夫人方才已闻过,知晓这香的特别之处,朕若是命你调制出一模一样的,你可能行?”

“这.........”

云挽给难住了,万万没想到他是想让自己仿香。

开口欲拒绝,却撞进他沉沉目光,云挽哑然。

斟酌片刻,她选择迂回战术,问道:“陛下,可容臣妇多问一句?”

“你说。”

“这香可是有何独到之处?”

云挽明显感觉到,在她问出这个问题时,殿内沉寂下来,不由心生疑惑。

收到主子示意,江福盛上前解释:

“陆夫人有所不知,陛下患有头疾,偶得此香,发觉其能缓解疾痛,可惜太医院、司香司皆瞧不出个所以然,知您擅香,便寻您问问。”

云挽讶然:“头疾?”

江福盛叹息:“是啊,这些年底下进献了不少方子,均无什么成效。”

瞧了眼那人挺阔的背影,云挽喃喃道:“若能对症,香息确能调养心血、宁心精神、延年益寿,古往今来历年中,的确有人通过行香治疗头疾,但究其根本还是得先探清其治病缘由,知道根源方能徐徐去之。”

香,用的好,便能成为治病之药。

可若是滥用,便是百害。

“陆夫人言之有理,太医断言朕是杀人过多,煞气过重而致。”

不知何时,景宣帝转过身,轻描淡写道。

“杀、杀人?”

还是杀得太多?

那得是杀了多少人?

云挽骇然,一股寒意自心底油然而生,此前曾听闻的传竟是真的。

蓦然意识到眼前的景宣帝并非寻常帝王,而是曾守北疆,手上沾满无数鲜血的铁血帝王。

敬意有,惧意亦有。

景宣帝:“既然夫人擅香,不妨替朕瞧瞧这些香丸中哪些能缓解头疾之痛?”

他抬抬手,便有小内侍捧着数个锦盒进来,一一呈在云挽眼前。

云挽面带好奇地拾起其中一颗香丸,放至鼻下轻绣,忽然脸色微微一变:

“胡闹!”

对上数双惊恐的眼睛,云挽神情僵滞,“陛下恕罪........”

出乎意料的,景宣帝面不改色。

江福盛问:“陆夫人,这香丸有问题?”

见景宣帝未震怒,云挽轻声解释:“这香丸看似于头疾有效,却是因其中添了五石散!这东西对任何疾痛皆有效,且有成瘾性,若闻多了,不仅会损伤身体,还会对其产生依赖!”

“这、此人居心歹毒、不安好心!陛下可不能用,否则有违圣躬!”

景宣帝:“无妨。”

“献此物之人已被朕杀了,凌迟处死。”

“..........”

凌迟,便是千刀万剐。

云挽脸色煞白。

景宣帝忽而弯唇:“抱歉,吓到夫人了。”

云挽强颜欢笑,然后失败。

她很想问问要是她拒绝了他的命令,他会把自己也处死吗?

肯定会的吧?

好整以暇地瞧着她脸色变来变去,景宣帝挑眉:“夫人有话要说?”

云挽有气无力道:“陛下,您方才所说仿香一事,臣妇可尽力一试。”

“那便有劳陆夫人了。”

此事顺理成章地落到云挽头上。

她带着复杂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殿外走去。

行至半途,云挽咬咬牙,忽然回首:“陛下,臣妇之子长绥今日右手有伤,抄书一事可能......延迟些时日?”

话到嘴边,‘免去’二字硬生生被她咽了回去。


不愧是母子,一样心大地可怕。

掩唇重重咳了声,待看到对方如惊弓之鸟般受到惊吓,江福盛才满意。

对嘛,这才像话。

思绪忽然打断,云挽猛地转头,看到景宣帝时愣了下,“圣上?”

意识到行为不妥,云挽连忙起身跪拜:“臣妇拜见圣上,圣上万安。”

她垂头盯着地面,立领微敞,露出一抹细腻雪白与一截后颈,举止间透着浑然天成的秀美雅致,令人移不开目。

面前人未发话,云挽保持着姿势,不敢起身。

蓦地,眸底多了一双宽大华贵的长靴,云挽屏息凝神,头颅更低了半寸。

“朕进来时,陆夫人在想什么?”

长靴的主人发话,语气平静随意。

云挽暗暗埋怨这宫里的人不称职,怎么主子过来也不通传一声?

她不敢放松,认真回道:“臣妇方才在思考这殿中所燃之香均是用了哪些香料。”

这是云挽的日常习性,初学调香之际,她辨认香料,她习惯于将每种香料放在随处可见的位置,每每见到或路过闻到她便会认真思考,从而加深记忆。

包括平日里与他人坐在一起闲谈时,云挽会刻意暗猜对方今日身上染了什么香,其中分别用了什么香料,精确到用量。

“那夫人可辨出来了?”景宣帝不咸不淡道,嗓音醇厚似鼓点。

他负手而立,闻言下颌微收,点漆般的眼睛凝着在她后颈的那抹白。

纤弱地仿佛一握便折。

后脊微凉,偶尔又似有焦灼感,云挽抬了抬头,想要驱逐那一瞬间的异样,发髻间三两支玉钗随之晃动,轻轻拍打着她白皙的耳廓。

离得近,她甚至能闻到这天下间唯有帝王能用的龙涎香,夹杂着壮年男子的成熟气息,浓郁而滚烫。

“回陛下,大致能说出一二。”

报了一连串香料名,云挽没有丝毫糊弄。

诧异一闪而过,景宣帝倒不认为她有本事糊弄自己。

凤眸微挑,他笑得散漫:“夫人果真天赋异禀,不仅在制香一事上颇有天分,更有经商之才,无怪乎能在短短时日将铺子扭亏为盈,日进斗金。”

这话听着不大对劲,要说是夸耀又不对,要说是嘲讽又不像。

拿不准他是何意,云挽轻咬下唇,试探道:“谢陛下夸赞?”

“..........”

一旁的江福盛无语凝噎。

要谢就谢,带着不确定的语气是几个意思?

景宣帝盯着她静默两息,随后抬步越过云挽。

眼前的长靴消失,包括那气息霸道幽深的龙涎香,云挽悄然呼了口气。

在双腿快要酥麻之际,她听到宛若天籁的声音:

“陆夫人还不快请起?”

江福盛瞧着眼前迟钝的美妇人,心中叹了口气道。

“谢陛下。”

提裙起身,云挽整理好裙裾。

抬眸快速瞟了眼大马金刀坐在太师椅上的景宣帝,她选择站立。

江福盛为其斟茶,有几分安静的殿内响起水声,接着茶香袅袅。

暖阳透过雕花窗棂缝隙,正正好打在云挽身上,蓝灰色的衣裳瞬间添了几分暖艳。

云挽双眸微阖,浓长的睫羽轻轻颤动,她下意识抬袖遮挡,却忘了自己是可以挪动的。

空气中传来似有若无的轻笑,云挽耳廓微微发烫,她默默地放下了手。

眼见半个钟头过去,还未进入正题,她心底透着慌。

犹豫半晌,云挽索性开口:“不知陛下召见臣妇是为何事?”

景宣帝斜靠,单手支撑下颌,朝她看了过来,眸光幽深,染着淡淡笑意:“陆夫人以为呢?”


景宣帝斜他一眼,眼神看向面前抽抽嗒嗒的小孩,那颗坚硬如磐石的心难得生出了一丝良心。

心底微啧,他负手若无其事道:“朕何时说过要砍你头?你这小孩莫要信口胡诌。”

阿绥抽噎:“没有吗?”

景宣帝睨他:“有吗?”

阿绥表情迟疑,两条秀气的眉毛拧成了毛虫。

一旁的江福盛心里着急。

小祖宗,你赶紧摇头啊!陛下都把台阶搁你脚边了!你倒是下啊!

阿绥可不知道这些大人们的弯弯绕绕,陷入纠结。

景宣帝嗤笑,垂眸看着眼前的蓝色豆丁,语气多了丝兴味:“你不怕朕?”

“怕。”

阿绥摸了摸脖子,小声补充:“怕陛下砍我的头。”

“.........”

要不是这小孩眼神纯澈,一脸真诚,景宣帝都要怀疑他是在反讽自己。

“抬起头来。”

阿绥不敢违抗,乖乖仰头,一张眉清目秀的包子脸大大方方地暴露于视野,眼角脸颊还残留着哭过的痕迹。

嘶——

江福盛心惊。

怪哉,怎么会觉得这小孩竟生得与陛下有几分相似呢?

尤其是一双眼睛。

江福盛在心里狠狠地甩了自己两个耳廓,心想定是近日太累,否则怎么会生出这等大逆不道的念头?

景宣帝只觉心中飞快闪过道奇异感觉,未及细想便被打断。

“陆长绥!你怎么跑这里来了?我差点以为你不见了——”

隔着树荫看到阿绥的身影,三皇子飞奔而来,结果在看到乌泱泱一众人后声音戛然而止。

“父、父皇?”

看到景宣帝的那一刻,三皇子冷汗直流,恨不得转身逃窜。

迈着沉重的步伐,他忐忑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圣安。”

景宣帝蹙眉:“这满头大汗的做什么去了?”

三皇子低下了头,嘴唇蠕动,不敢撒谎道:“母妃准许儿臣今日休息,儿臣先和长绥表弟玩了藤球后便去了捉迷藏.......”

听到‘捉迷藏’,景宣帝眉眼一沉。

见状三皇子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儿臣知错了,请父皇息怒!”

说着他主动伸出了手,像没有完成课业,被弘文馆老师打手心以示惩戒一样。

阿绥左看右看,也跟着扑通跪下,乖巧地伸出手心。

“请圣上息怒。”

看着面前视自己如洪水猛兽的两小孩,景宣帝冷笑。

怎么?在他们眼中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动辄打骂?

“下不为例,起来罢。”他语气凉如水。

三皇子不可思议,父皇竟然没有责骂他。

两小孩从地上起来,“谢父皇/陛下。”

阿绥不久前哭过的眼周红肿,在白嫩的脸蛋上格外明显,三皇子浑身也略有狼狈,虽然体格稍胖,五官倒是憨态。

一高一低站在一起,也是赏眼。

视线掠过阿绥腰上系着的荷包,景宣帝想起昨日拿走的香囊,语气悠悠道:

“伸手。”

阿绥与三皇子对视一眼,俱从中看到了惊悚。

还是逃不过打手心吗?

不敢违抗,两人垂着头伸出手。

忽地掌心一阵冰凉,阿绥抬头,发现自己手心里多了一颗白玉珠。

玉珠通体乳白,冰凉却不刺骨,镌刻复杂纹路,温润似被常被人握在手心把玩。

阿绥合掌才堪堪握住。

三皇子手里的则是墨玉,大小纹路一致。

他猛然抬头,不解其意:“父皇?”

三皇子张口想问什么却见景宣帝已挥袖离去,只余一个高大背影。

难得在节庆外收到来自父亲的赏赐,三皇子捧着墨玉珠感动得痛哭流涕。

阿绥则握着白玉珠茫然四顾。


云挽脑海中还残留着方才惊险的一幕,她语气忍不住加重:“你知不知道她险些被烧伤,还不快将她带走!”

小姑娘母亲感激涕零,抱着孩子对云挽磕了两个头:“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

一个时辰后,在厢军的协助下,安邑坊的火势扑灭,庆幸的是未殃及周边。

彼时天边残阳如血,暮色将至,参与扑火的众人疲惫不堪,大松一口气坐在阶石上,东倒西歪。

云挽双手撑着外墙,小喘着气,整个人如释重负。

好累啊。

抬头望了眼漆黑的天色,她幽幽叹息,谁能想到这一耽搁,就忘了回家这茬。

这场大火一共死了三个人,其中一具尸体从罗家铺子里搬出来,盖着白布,看上去烧焦得不成样,但云挽还是认出了他露在外的金丝衣裳。

是胡商罗老板。

云挽别过眼,心情复杂。

罢了,还是先想办法回去吧。

若再不回去,不仅阿绥要担心,恐怕就连老太太那也要知晓了。

计划出了这条街,便去问人寻一辆马车回去。

无奈整个人疲累酸软,云挽只能照着来时的路,扶着墙走得慢吞吞。

幸好她出来时打扮素净,脸上戴着帕子,无人认出她,云挽便也顾不上什么形象得体。

走了约莫一刻钟,望着眼前的十字巷,云挽心生茫然。

这巷子口看上去如出一辙,所以该走哪边呢?

思忖片刻,云挽咬牙选了最宽敞明亮的一条。

抬腿走了两步,忽有闷笑声骤然响起。

接着一双大手从黑暗处伸出,如闪电般攥住云挽的手腕,将她拉入最近的巷口。

救命——

无声的呐喊从云挽唇畔溢出,人在极度惊恐的瞬间会失去发声的能力。

被拉入巷口,没入阴影,云挽如坠冰窖,浑身血液凝固般,她害怕极了。

寒意宛如一条毒蛇,冰冷的躯体贴在腕骨,云挽惊悚颤栗。

她僵着身体,不敢乱动,颤抖着嗓音质问:“你、你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这里可是京都,天子脚下,我家就在附近,我夫家在衙门当值,你若是敢伤害我,他们绝不会放过你!”

她头脑高速飞转,语气严厉中掺杂威胁。

身后的人一直不说话,除却一开始那声若有似无的笑,否则云挽都要怀疑自己是否碰到了传说中的脏东西。

而正好今日又是寒食节。

可抓着自己的那只手,的确是带有温度的,包括地上的的影子,云挽判断这是位身材高大的成年男子。

暗道一声糟糕,这人无法交流沟通,恐怕是个油盐不进的硬茬,最怕的是那等无恶不作之徒........

“你要是放了我,今天的事我就当没发生过,我、我身上还有一点银子也可以都给你........”

云挽软着嗓音,与狂徒商量着,另一只得闲的手却悄悄抬起。

似乎被她说动,身后的男人动了动,地上的影子也跟着晃动。

察觉到手腕的力道减轻,云挽抬起胳膊往后用力一个肘击,在听到闷哼声后挣脱男人往前冲。

然而男人反应更为迅疾,大步上前重新追上云挽,将她桎梏。

这一次云挽拼命挣扎,只为摆脱这名歹徒。

但男女力量本就悬殊,加上云挽本就疲累到了极点,她的挣扎对男人起不到丝毫威胁。

心一横,云挽拔下头上玉簪,用力狠朝着男人的脖颈刺去——

白玉质地在月色下化作一道流光,顶端寒芒乍现。


想了下,她说:“那咱们再挑一个书箱,用来给你装书和重要的东西,这个阿娘可不会做。”

阿绥想想有道理,就跑去卖书箱的地方,最后挑了只方形的乌木透雕海水纹小书箱。

空暇间云挽补充了几样,放在文盘里。

准备付钱,袖口传来拉扯感。

阿绥拉着云挽的衣袖道:“阿娘,我还想买书。”

云挽扫了眼未看到书架,又想起这铺子叫书斋,便开口询问:“掌柜的,这儿可有书?”

“呃。”掌柜迟疑了下道:“有的,在二楼,左侧上去,两位自便。”

“不过您二位动静得小些,隔间有书客在看书,喜好安静。”他提醒。

云挽颔首,“我们挑完书便下来。”

一踏入二楼,周遭顿时安静许多。

买书的客人不多,仅有零星几人,加上打扫整理的小二,统共不过七八人。

见有人上来,他们纷纷看了过来,很快又收了回去,各自继续刚才的事情。

不知是不是云挽的错觉,总觉得这几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读书人。

不止长相粗犷,好像还有个人把书拿反了。

不过这些与他们无关,许是人家的看书习惯吧。

鞋履踩在木板上,难免发出轻微的响动,云挽转了一圈,在里侧靠窗的地方找了个圆凳坐下,任由阿绥去挑想要的书。

自上了二楼,阿绥的眼睛便噌噌锃亮,看到这满地的书架好比鱼儿入了海,蹬着小短腿就去找他想看的书了。

云挽倒是不担心,阿绥虽才四岁,认识的字却不少,或许要比六七岁的孩童还要多,她大概能猜到阿绥想买什么书。

果不其然,片刻后阿绥捧着几本书慢吞吞走过来。

几本书的重量对他来说过了,累得一张俊秀小脸红扑扑的。

“阿娘,我挑好了!”

云挽伸手帮他拿了几本,低头一看,果然是四书,且都是徐大学士的注释本。

可以看得出来阿绥有多喜欢徐大学士了。

“咦?”

阿绥翻到书页第二张,发出惊讶声。

云挽不解:“怎么了?”

只见阿绥抽出里面刻着价格的竹牌道:“阿娘,这书好贵啊,一本竟然就要一贯银子!”

他半掩着唇小声道,眼眸睁大,表情难掩震惊。

云挽也觉得贵了,不过,“徐大学士的注释本自然要贵些。”

毕竟是当朝有名的大儒,满腹经纶,历经三朝,曾多次任帝师一职,如今桃李满门,对四书五经一类的书都有独到的见解,阅之受益匪浅,因而受无数学子追捧。

卖的贵些倒也能理解。

但小小年纪就已经从母亲身上明白钱财来之不易的阿绥不理解。

他皱着眉老气横秋道:“可这也太贵啦,普通的才一百文,这里是好几倍了!”

说完他失望地摇摇头,悄声对云挽说:“阿娘,咱们以后不来这家店了。”

“为何?”

阿绥小表情复杂不已:“因为这家店的老板好像是奸商.......”

云挽忍不住‘扑哧’笑了,揪揪他的脸蛋问:“你知道什么是奸商吗?”

“就是这样的。”阿绥叉腰指着这竹牌的标价,神情雄赳赳。

他义愤填膺道:“徐学士要是知晓拿着他注写的书稿如此牟利,肯定很生气!”

云挽好笑:“徐学士知道了生不生气阿娘不知道,但阿娘能肯定的是,要是店家知道了你说的话定要气死了,所以这话可不能随便说了,尤其咱们还在人家的地盘,让店家听到了不好知道吗?”

阿绥忙点头,虚气小声道:“我只和阿娘一个人说。”


阿绥坦言:“我亲耳听见的。”

“不可能!”

太子脱口而出,他指着方才摇头的一群人,盯着阿绥冷笑道:

“他们当时在场的无一人听见,你凭什么就能听见?难不成你还躲在我们身边不成?”

阿绥点头。

他当时的确就在他们身边来着。

“大胆!你竟敢偷听我们说话!”心慌之余,太子高声指责,希望这个小屁孩能识相地闭嘴。

可惜阿绥向来胆子大,根本没有被他呵斥住,而是揣着手如实解释:

“太子殿下冤枉,当时您带着人突然走过来,是他将我的筷子撞掉在地上。”

阿绥抬手指向站在太子身后的李钧德,“筷子滚到了三皇子殿下的案桌下,我弯腰去捡,结果正好听见您对三皇子殿下说——”

他顿了顿,小脸皱巴巴重复:“‘三弟还是少吃些为好,否则便真成了豚畜,令皇家蒙羞’这句话,所以我不是故意听你们说话的。”

太子一眼瞪过去:“你胡说八道!孤从未说过!”

三皇子:“你说过!长绥表弟没有胡说,当时兄长你就是这么说的!”

对上太子愤恨的眼神,三皇子不甘示弱地瞪了回去。

一根掉落的筷子,竟成了此事的扭转点。

被指的李钧德面对来自父亲等人的冷眼,立马不敢吭声了。

景宣帝淡声问阿绥:“这是太子的原话?”

丁点大的阿绥乖巧点头。

这时陆元铎开口:“陛下,长绥虽年幼,却记忆超群,拥有过目不忘之本领,且性情纯良,绝不会肆意编造谎言。”

闻言景宣帝收起漫不经心,露出诧异神色:“哦?过目不忘?”

陆元铎颔首正色:“正是,微臣不敢妄言。”

淑妃:“陛下,臣妾可以作证,长绥天资聪慧,记忆不凡,上次臣妾考校了他几篇课文,结果对答如流,一字不差。”

见时机扭转,她笑盈盈为阿绥说话。

同时,弘文馆的幼学侍讲启声道:“陛下,臣是陆长绥的启蒙老师,自入学后他的确表现优良,与同窗相处和睦,每日功课均得甲等,抽背课文从未出过差错。”

三皇子:“父皇,儿臣亦可以证明,长绥表弟的记忆绝佳。”

见有这么多人为阿绥说话,云挽欣慰之际稍稍放心。

景宣帝挑眉,兴趣渐浓。

原以为这小子小小年纪便是个狂妄的,没成想的确有狂妄的资本,难怪敢说出那番大言不惭的话。

世上纵有天才,拥有过目不忘本领的却稀少,其中景宣帝便是一人。

自记事以来凡是他看过的书籍,皆能倒背如流,敞言快答,令曾经的老师都喟叹自愧不如。

只要景宣帝想,他如今也能将三岁那年,兄长是如何将他诓骗至太液池,险些推他下水的细枝末节讲得一清二楚。

相比先帝,景宣帝子嗣少得可怜,仅有两儿一女,只是没有一个称得上天纵奇才,过目不忘。

以往不觉得如何,现下景宣帝倒是颇有几分遗憾。

啧。

陆三倒是命好。

注意到景宣帝瞧了阿绥好几眼,云挽眼皮子狂跳。

好在是她多虑了,景宣帝扬了下唇,慢条斯理道:“既是过目不忘,那你说说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

此话一出,众人神色各异。

阿绥鼓了鼓腮,口齿清晰道:“太子殿下说完后,三皇子殿下一言不发,并未反驳,隔了片刻,太子殿下又说‘三弟可知猪狗不如、蠢笨如猪是何意?唉呀三弟莫怪,为兄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你为何这般看着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