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集阅读农门状元路

全集阅读农门状元路

鱼素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农门状元路》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鱼素”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沈青云沈大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农门状元路》内容介绍:沈青云刚要开口说话,李俊的声音插了进来,“夫子,我们之前用了四五天才会背这段,他才读一遍,肯定不会。”......

主角:沈青云沈大   更新:2024-04-06 13: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青云沈大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阅读农门状元路》,由网络作家“鱼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农门状元路》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鱼素”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沈青云沈大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农门状元路》内容介绍:沈青云刚要开口说话,李俊的声音插了进来,“夫子,我们之前用了四五天才会背这段,他才读一遍,肯定不会。”......

《全集阅读农门状元路》精彩片段


沈青云甩掉脑海中那些杂乱的念头,对着张秀才行礼,道:“多谢夫子,青云这个名字我很喜欢。”

这么小的一个人,一副严肃的样子,让张秀才觉得好笑。

张秀才扶起他。

“准备好上课需要用的笔墨纸砚,书籍的话暂时不用买,先跟着我学识字。”

沈青云应下。

沈老头也高兴,这意味着张秀才收下狗蛋了,等回去就把束脩准备好,正式拜师学习。

离开之前,沈青云朝着张秀才再次行了礼。

沈老头赶忙学着沈青云的样子行礼,狗蛋平时看着调皮,没想到关键时刻礼数比他还周到。

看来送狗蛋读书识字是个很正确的选择。

翌日一大早,沈老头带着沈青云去镇上赶集,买束脩六礼,笔墨纸砚也不可缺。

去镇上要走半个时辰,沈青云调皮归调皮,但无法长时间走路。

不知道是不是脚磨出泡了,疼得不行。

沈老头心疼儿子,在他面前蹲下,“狗蛋,上来,爹背你。”

沈青云大囧,心智已经是个成年人,哪里干的出要人背的事。

他刚要摇头,沈老头已经按住他的肩膀,抓住他的手臂,把他背起来了。

沈青云挣扎了一下,被沈老头拍了一下屁股。

“别乱动,小心摔着。”

沈青云不敢乱动了,抱住沈老头的脖子,听着他粗重的呼吸声。

他头发白了一些,因为常年干活的原因,手上有厚厚的茧子,脸和脖子晒的黝黑发亮。

“爹。”

“啥事,狗蛋你说。”

将来他一定好好孝顺父母,沈青云暗暗发誓。

“没事,爹,我就是想叫一下你。”

“嘿嘿,你不要担心,镇上不远,很快就到了。”

镇上远比县城人少,所谓的集市就是一条街,几分钟就能走完,好在街道两边有些零散的铺子。

整个集市只有一家书铺,沈青云买了最便宜的笔墨纸砚,也花了两百多文。

难怪供一个读书人要倾家荡产,按照这个花钱速度,用不了三年,沈家连吃糠咽菜都要吃不上了。

看来他必须得想法子赚钱,不然沈家根本无法供他考功名。

束脩六礼,是指干肉条,莲子,桂圆,红豆,红枣,芹菜,干肉条和芹菜不用买,家里有腊肉,芹菜也种了些。

买好需要用的东西,沈老头不敢耽搁,带着沈青云回家。

途中,沈老头要背他,沈青云拒绝了,咬着牙往前走,表示自己还有力气。

沈老头见他真的走的动,就没有勉强。

回到家,沈老头去山上砍了竹子,给他织了个书箱,书箱并不大,正好盖住背。

次日一早,沈青云就将他的小书箱背在背上。

沈家其他人,全都站在院子里,看着他。

陈氏一脸不舍,好像他不回来了似的。

云氏站在陈氏身边,脸上带着淡淡悲伤。

五个侄女,看他的眼神各种各样,最多的还是好奇和羡慕。

农家的女娃,根本没机会识字,家里的所有资源只会给男娃。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年代,女儿并不是真正的自家人。

到了张秀才家里,张秀才已经端坐在主位。

沈青云跪下,恭恭敬敬拜了三下,敬茶,张秀才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这才拉他起来。

这就算是行完拜师礼了,沈青云正式成了张秀才的学生。

张家一共有六个学生,加上他,就是七个了。

他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有两个沈青云认识,是本村人。

一个叫杨学明,是村长的孙子,另一个叫李俊,是李大福的儿子,李大福和沈大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在一起干活。

李大福要比沈大幸运,本来约好要一起去做短工的,他丈母娘家突然有事,耽误了,没去成。

没想到因祸得福,逃过了一劫。

其他三个年纪看起来挺大的了,再读个一两年就可以送去当账房学徒,谋个差事。

另外一个和他同岁,叫张廷良,是张秀才本家的孙辈。

沈青云进去的时候,他们正在练习写字。

沈青云看了眼,李俊的字有点潦草,杨学明的倒是工整些,就是上面有些墨点,唯有张廷良字迹工整,纸面干净,看得出来下了苦功。

室内只有七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都有一张长凳,其中六桌已经有人坐着,还剩下一张空的。

应该是张秀才专门给他准备的。

沈青云第一天上课,张秀才让他写自己的名字,纸张上已经写好,他只需要照着模仿就行了。

每个学生的进度都不太一样,张秀才需要一一教导。

沈青云舍不得浪费纸张,字写的很小,繁体字并不难,有上辈子的基础,看一遍就会了。

他不打算藏拙,毕竟沈家没有多余的银钱供他读个十年八年的。

名字写好之后,沈青云往张廷良纸张上看了几眼,照着他的字写。

几乎是瞟过去,他就知道是哪个字了,但只能装不懂,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写。

张廷良发现他的动作,往他这边看了一眼,就看到他纸上已经写了大半了,字虽然没他写的漂亮,有些歪歪扭扭的,但都写对了。

“你以前识字?”张廷良问。

沈青云摇头,“不会。”

张廷良不说话了,六个学生中,他觉得自己最聪明,但如今,来了个沈青云。

不知道为何,他有种危机感,好像这个新来的会抢走他所有的光芒。

沈青云写的认真,并默默的背下来,就在他入神的时候,耳边传来惊讶的声音。

“你会写《千字文》?”

是张秀才!

沈青云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背站的挺直,不卑不亢回答道:“不会。”

“那你怎么会写?”

“我照着张同窗纸上写的。”

张秀才看过去,果然和张廷良纸上的字一样。

“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沈青云回答的理直气壮。

张秀才并不恼,反而带着隐隐地兴奋,“我教你读,我念一句,你念一句,每个字都要对上,记住了吗?”

“记住了。”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张秀才心脏怦怦跳,开口道:“刚才跟着我读的这段,会背吗?”

沈青云刚要开口说话,李俊的声音插了进来,“夫子,我们之前用了四五天才会背这段,他才读一遍,肯定不会。”


李勇到了县城,直奔悦来楼后门,敲了敲门,对着开门的伙计笑脸相迎,塞了几个铜板。

伙计拿到好处,进去了,不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人。

这是一个很胖的男人,头上扎着布襟。

李勇亲热凑了上去,“胖哥,我搞到一种新的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

胖哥是悦来楼的大厨,之前李勇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伙计,一来二去之下认识的,两人合得来,称兄道弟。

这也是李勇为什么突然对豆豉动心的原因,有门道,自然要利用起来,可惜爹娘不信他,磨破嘴皮子只要到两百文。

要是手里宽裕,他把沈家的豆豉全部买下来,再卖出去,不愁没钱。

胖哥:“哦?是啥东西?我看看。”

李勇拿出豆豉,打开,一股臭香味弥漫出来。

“胖哥,叫豆豉,怎么炒都好吃,你是大厨,做菜你是行家,要不炒一盘试试?”

胖哥随手捡了一颗,丢进嘴里,那股臭香味更浓了,吃完之后,口齿都是这股味道。

胖哥喜欢这股味,当即认定这是好东西,把李勇带进了后厨。

胖哥把豆豉洗了,厨房里什么食材都有,一道小炒肉放入豆豉,那股香味就出来了。

“什么味道,好香啊。”

厨房里的其他人全都凑了过来,看着刚出盘的炒肉,里面有黑黑的东西,像豆子。

李勇闻着香味,心里更有底了,主动盛了一碗白米饭,送到胖哥面前。

“胖哥,你吃一口,绝对包你满意。”

胖哥也不客气,夹了一大筷子,混着白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

其他人包括李勇在内,全都盯着他。

胖哥不一会儿就干完了一碗饭,还想再吃一碗,被李勇按住了手。

“胖哥,咱们聊正事。”

“勇子,你这是想卖给我?”胖哥哪里看不出他的意思。

李勇嘿嘿笑了两声,在他耳边小声道:“胖哥,有钱大家一起赚,你全买了,锅铲几碰,悦来楼一道菜卖出去,那价钱就是你们说了算,回头兄弟我请你喝酒,咋样?”

胖哥想了下,低声道:“价钱咋样?”

“都是兄弟,我不跟你见外,实话告诉你,我买的十二文钱一斤,卖给你们十五文,兄弟我来来回回跑腿,也要拿点辛苦钱。”

胖哥皱了皱眉,十五文一斤,和炒肉一起炒,只能炒三盘,要是光炒豆豉,一盘起码要半斤。

李勇一看胖哥这神情,就知道他在琢磨,忍不住在一旁怂恿道:“胖哥,我拿你当亲哥才把买价都告诉你了,要换成别人,我不卖个十八文我都不姓李。”

胖哥点了点头,对李勇的话信了,不过钱掌柜今天在,必须跟他说一下情况。

很快,胖哥就把钱掌柜带到了后厨,还让钱掌柜尝了豆豉炒肉。

钱掌柜吃了几口,当下二话不说,对胖哥道:“炒一道,辣味重点,送去天字号包厢。”

天字号包厢,一般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李勇对悦来楼还算熟悉,看来钱掌柜是为了招待贵客。

他很有眼色上前,“钱掌柜,我拿了二十斤来,要全留下吗?”

钱掌柜没空管这些琐事,对胖哥道:“你看着办吧。”

天字号今天的客人是孙县令,也不知道孙大人遇到了什么事,端上去的那些菜不合胃口,还说悦来楼厨艺不行,以后都不来了之类的话。

要是孙大人不来悦来楼,那些员外富商们,恐怕也不会来光顾,那悦来楼在墉县算是做到头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孙大人留下,用最快度的速度把豆豉炒肉亲自端了上去。

孙大人已经站起身,不耐烦挥手,刚要把钱掌柜赶走,一股香味钻入鼻孔。

他的视线一下子就落到了钱掌柜手里,“这是什么菜?”

钱掌柜一喜,急忙迎上去,殷切的招待孙大人。

天字号包厢的事后厨一无所知,胖哥还在忙碌,酒楼里出了新样式的菜,会主动端给客人尝鲜,一般三天之后,通过客人的评价,再决定新菜式入不入菜单。

很快,悦来楼客人们的桌子上都有了豆豉,等钱掌柜出来,就看见了客人们吃的津津有味。

他过去和客人们交谈了几句,这才回后厨。

钱掌柜来到胖哥身边,看到了还没走的李勇。

“这豆豉你还有多少?”

李勇大喜,急忙上前,恭敬道:“要多少有多少。”

钱掌柜看着他,眼睛一眯,想要从他脸上看出来点什么。

李勇是个很圆滑的人,能身无分文的时候混到酒喝,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面对钱掌柜的注视,做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

李勇从悦来楼出来,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自己,高兴地蹦起来。

“发了发了。”

他和钱掌柜达成了合作,以十四文的价格,每天给悦来楼送五十斤豆豉,当然,这只是初步合作,要是悦来楼不需要这么多量,他就不需要送这么多。

要是悦来楼的量大,也全都从他这里买。

李勇不甘心就卖悦来楼一家,墉县还有几家大酒楼,豆豉今天已经在悦来楼露面,等到明天,他就可以去其他几家酒楼谈生意。

李勇不敢在城里耽搁太久,第一时间回了村,拿到卖来的钱,说服父母,还有三哥哥哥,凑到了一些钱。

李勇再次登沈家门,拿出钱,要了五百斤豆豉。

沈老头记住沈青云说的话,保证了低价,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副自己亏了的模样,卖给李勇七文钱一斤。

生意谈成之后,沈老头拿来字据,双方按手印,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沈青云在旁边看着,没有插一句话。

陈氏热情送走李勇,关上院门,走路都要飘起来了。

“三两五百文,三两五百文啊。”陈氏激动道,“一天就买了这么多钱,咱们狗蛋读书有钱了。”

沈青云等到老两口乐完之后,提醒道:“爹,娘,五百斤卖出去,咱们家豆豉只剩下一点点了,需要做豆豉了,不然等勇哥下次来买,咱们家就拿不出东西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