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唐卿张桂山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是作者“骑驴”的倾心著作,张唐卿张桂山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所说的什么红梅。”“不行,第一个看这首词的人,必定是红梅砚的得主。”“奸商。”“咱非商人,而是读书人。”张唐卿看到了那辆熟悉的马车,开心的笑了起来,那个冤大头小娘子又来了。“时间到了,大家可以出价了,价高者得。”,张唐卿不打算再拖下去了,一会还要去问问爹爹的状况呢。“三百贯,我出三百贯。”......
《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围观的人都是益都县达官贵人家的公子,他们作为衙役,实在不敢驱赶。
只听人群中有人大声喊道:“张公子,我都出到三百贯了,你还不满足?”
张唐卿稳稳的坐着,说道:“还要等一刻钟才开始竞拍,现在出价无效。”
“那我出三百贯,提前看你所说的什么红梅。”
“不行,第一个看这首词的人,必定是红梅砚的得主。”
“奸商。”
“咱非商人,而是读书人。”
张唐卿看到了那辆熟悉的马车,开心的笑了起来,那个冤大头小娘子又来了。
“时间到了,大家可以出价了,价高者得。”,张唐卿不打算再拖下去了,一会还要去问问爹爹的状况呢。
“三百贯,我出三百贯。”
“三百五十贯。”
“四百贯。”
价格越来越高,张唐卿心情越来越好。
张唐卿看了看那辆马车,冤大头还没出价呢,嘿嘿。他不信那种闺中的小娘子能抵挡得住自己专门为女性设计的砚台的诱惑,或者说好诗词的诱惑,这些人都是不差钱的主。
价格慢慢的到了六百贯,参与竞争的只有两个人了。
“狗日的周礼,你一个商人之家,竟然敢跟官宦人家争东西。”
“赵大,你翁翁只不过是个六品小官,也算的官宦人家?”
一听是六品官,莫不是师公赵师民的家人?
“七百贯,我看看谁敢跟我争。”,被称作周礼的人得意的看着赵大。
“我赵咸迎会怕你?八百贯。”
人群中一阵翁翁声,八百贯已经超出了这方砚台好几倍的价值,哪怕是附送一篇绝世好词也不值。
再说了,这绝世好词早晚会流传出来,只不过是早一会看到而已。
殊不知,周礼和赵咸迎已经不是在争价值了,而是在争面子。
“周礼,小心我让人砸了你家的粮店。”
“赵大,小心我去找你翁翁告你的状。”
张唐卿有点担心了,一个是周记粮店的公子,一个是师公的孙子,这可如何是好?以后肯定还要再相见,要是把他俩当了冤大头,可就不美了。
张唐卿看了看旁边的马车,依然没有出价的打算。
殊不知,王柔已经六神无主了,她只带了五百贯出门,没想到这方砚台会这么贵。
婵儿自小和王柔在一起,自然了解小姐的心思。
“张公子,能否赊账?”
“赊多久?”
“一刻钟,我家小姐带的钱不够。”
张唐卿松了口气,随即大声喊道:“没问题。”
婵儿开心的笑了,也没回马车问话,直接说道:“我家小姐出九百贯。”
有钱人真是毫无人性啊,加价都是一百贯一百贯的加。
周礼还要出声加价,被他身后的书生拉住了,“王相家的女公子,不想活了?”
周礼一听,乖乖闭上了嘴巴。
张唐卿生怕周礼和赵咸迎再加价,立刻大声喊道:“恭喜这位小娘子,您买下了红梅砚和咏梅。”
张唐卿立刻把红梅砚和词递给了婵儿。
婵儿骄傲的看了一眼周礼和赵咸迎,转身就上了车。
“张公子,请随我去取钱。”
“王家妹妹,可否展示一下这首词?”
马车没有搭理这些文人,我花了这么多钱买的,凭啥给你看?
张唐卿的驴车,紧紧的跟在王柔的马车后面,生怕自己被大眼瞪小眼的文人墨客给手撕了,大家可是等这首绝妙好词等的花都谢了。
王柔不停的向后张望,生怕张唐卿跟不上。
王柔总是不自觉的拿张唐卿和她未见过面的丈夫相比,据传林家的大郎身高不过五尺,骨瘦如柴。
在以前,张桂山家也算是村里的富户,吃喝不愁,家里还有几个下人伺候着。
为了读书,张桂山把祖宗留下来的家业败了个干干净净,以至于最近一年只能从贡士库里领取救济粮。
什么叫贡士库?就是专门为家境贫寒的举子们设立的援助组织,每月定期为举人老爷们发放一定数量的米面,期望举人老爷们能安安心心读书,在将来的省试和殿试中中试,为家乡添光彩。
而张桂山在今年秋天的秋闱中落选,已经不是举人了,所以,益都县的贡士库就停了张桂山的救济。
屋漏偏逢连夜雨,张家从此陷入了赤贫状态,好在有张贵恒两口子帮衬着,兄妹俩才不至于饿死。
妹妹兰子端着一小碗鱼汤走过来,跪在床上,小口小口的往张唐卿的嘴里喂。
张唐卿长这么大,还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哥哥,你多喝点,伯母说只有多吃饭,你才能好的快。”
这鱼汤汤色奶白,但腥味极重,应该是没放葱姜花椒之类的香料。
但汤色奶白,说明营养丰富,张唐卿知道这个年代的物资极度匮乏,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吞咽。
他只顾自己增加营养,完全没看到兰子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兰子又去盛了一碗,再回来的时候,张唐卿已经坐了起来。
他看到兰子端过来的半碗汤,想都没想,接过来就倒进了嘴巴。
“兰子,还有吗?”
兰子吸溜了一下口水,“没了,狗子哥就抓住了一条小鱼。”
狗子是伯父张桂恒家的老二张唐顺,和张唐卿年龄差不多大,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
张唐卿愣住了。
此刻,他才注意到,兰子看着碗底碎鱼肉的眼神,是那么的渴望和期待。
张桂恒进门后,看张唐卿已经能坐起来了,才说道:“唐卿,我从家里拿了点粮食,晚上你和兰子凑活凑活吧。”
“伯父,我……”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省着点吃吧。”
张桂恒说完就走了。
看着兰子的样子,张唐卿有点小小的心疼,也有点自责,怎么能把鱼汤全喝了呢?
兰子接过张唐卿手里的碗,用她脏脏的小手指头把仅剩下的一点点碎鱼肉拢到碗沿,递到了张唐卿的嘴边上,“哥哥,快点吃了。”
张唐卿看着碗沿的鱼肉,内心百感交集。
“哥哥快吃,我还要去做饭呢。”
张唐卿的眼睛湿润了,她还是个六岁的孩子啊,在后世,鲜花烂漫的一般的花骨朵,但面前的妹妹宁可流着口水,也要把最后一口鱼肉送进自己的嘴巴。
从来没有感受过亲情的张唐卿,只感觉胸口暖暖的,同时也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
张唐卿不敢辜负了妹妹的心,张开嘴巴,把鱼肉含了进去,但为什么碗里这么咸呢?是因为泪水太多了吗?
“哥哥,你怎么了?你怎么哭了?还饿吗?我等着,我去做饭。”
张唐卿看着兰子迈着小短腿跑了出去,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前世,他只是一个孤儿,在孤儿院长大后,跟着青州古街上的人学了一门雕刻砚台的手艺,才慢慢的开了个文房四宝的小店,顺便卖点假古玩养家糊口,这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一世,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
张唐卿强撑着眩晕的身体站起来,艰难的走到西屋,坐到了父亲的床边,看着张桂山的样子没什么变化。
张唐卿喃喃自语道:“哎,为了你的进士梦,把我们原本好好的家作践成这个样子,值得吗?”
看着脸色蜡黄的张桂山,张唐卿脑海里父亲的形象慢慢的丰满了起来。
小时候,母亲还在世,张桂山总是把自己架在肩膀上出门,惹得自己咯咯直笑。
自己记事起,父亲在读书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按在身边,不停的唠叨:“当今圣上都说,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孩子,要读书才行啊。”
张唐卿看着依然昏迷不醒的父亲,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不知道,张桂山的气息有点点紊乱了。
厨房里,兰子站在和她差不多的锅台边上,正在锅里不停的搅动。
锅里冒出的热气喷到兰子的手上,兰子疼的龇牙咧嘴,但依然还是在不停的搅动,估计她怕糊锅了吧,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粮食,经不起浪费。
“兰子,我来吧。”
张唐卿接过兰子手里的木勺子,在锅里搅动起来,金黄色的小米上下翻动,欢快的在锅里跳动。
兰子瞪着眼看着哥哥熬小米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总是感觉今天哥哥不对劲,但哪里不对劲,她又说不上来。
自从母亲因为生她难产过世后,自从她记事起,她就没看到过父亲和哥哥给她好脸色看,尤其是父亲,总是把母亲死归咎到她的身上。
张唐卿看妹妹盯着自己看,轻轻的笑了笑,“兰子,是不是饿了?”
兰子的肚子咕噜噜响了一声,但她却紧张的摆摆手说道:“我不饿我不饿。”
张唐卿心疼的摸了摸兰子的小脑袋,“妹妹,哥哥保证,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你了,好不好?”
兰子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头。
“哥哥,我能干活,你和父亲好好读书就好,听狗子哥说,只要父亲当了官,我们家就能吃饱饭了。”
狗子张唐顺,和张唐卿正好擦着五服的边,也是张家村里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家。
“妹妹,即便是父亲当不了官,我们家也能吃饱饭,相信哥哥。”
兰子的眼睛里没有任何的神采,但还是机械的点了点头。
看着小米粥逐渐的浓稠了,张唐卿盛了一碗,用木勺子不断的搅拌,等凉的差不多了,才拉着兰子的手去了父亲的卧室。
张唐卿用上吃奶的劲,把张桂山扶起来,用自己的身体把张桂山顶住。
兰子用木勺子一口一口的喂父亲。
父亲能吞咽就是好现象。
兰子流着口水喂完了父亲,看着哥哥已经开始浑身打哆嗦了,赶紧帮着哥哥把父亲放平。
张唐卿很无奈,今世的体质太差了,再加上一天多没正经吃饭,所以身体虚的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