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由网络作家“斯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是作者“斯虞”写的小说,主角是朱允熥朱元璋。本书精彩片段:屁:“皇上说的对,就算我们读书人,饿肚子饿极了也是没精神读书的!”不过说完这个之后,齐泰话锋一转说道:“皇上,这藩王们也像极了饿肚子的百姓啊!”朱允熥自然明白这个意思,看了齐泰一眼说道:“卿家有话尽管直说!”齐泰跟黄子澄对了一下眼神,边走边说道:“皇上,这藩王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他们一方面拿着朝廷给的俸禄,一方面还掌握着军队,这给了他们太大的权力,会让他们产生不该有......
《精品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精彩片段
“云奇,这鱼朕赏给你了!陪着朕身边辛苦了!”
朱允熥看着云奇高兴的神情,就知道自己成长了啊,学会收买人心了。
十八日,朱允熥叫上了御书房的三位大学士陪同,一起去了国子监。
朱允熥习惯走路,三人自然不敢坐轿子了,就一路跟随着。
“国子监也是有人才的,现在负责筹备海关的夏元吉就是国子监出来的人才,对于经济之学颇为精通!”
朱允熥说完之后,方孝孺进言道:“皇上,毕竟治理天下还是要以儒家之精言大义,让老百姓明白忠孝仁义等,不然这天下的人心就乱了,乱就不好管理了。”
朱允熥虽然不是辩才,但是也听说过两条腿走路和两手都要抓啊。
“卿说的没错,但是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明白伦理道德固然重要,但是明白如何让自己过好日子也很重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天下造反的百姓多半都是饿的,所以啊,第一就是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然后才是教化!”
齐泰立马就拍起了马屁:“皇上说的对,就算我们读书人,饿肚子饿极了也是没精神读书的!”不过说完这个之后,齐泰话锋一转说道:“皇上,这藩王们也像极了饿肚子的百姓啊!”
朱允熥自然明白这个意思,看了齐泰一眼说道:“卿家有话尽管直说!”
齐泰跟黄子澄对了一下眼神,边走边说道:“皇上,这藩王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他们一方面拿着朝廷给的俸禄,一方面还掌握着军队,这给了他们太大的权力,会让他们产生不该有的想法,就像皇上刚才说的饿肚子的百姓一样,是可能会造反的!”
黄子澄也在旁边补充道:“皇上,历史上分封都会导致动乱,周王分封天下春秋战国几百年,汉朝七国之乱等都是分封造成的。”
朱允熥故意说道:“朕知道,但是唐朝也有分封,而唐朝的动乱却跟分封没有关系,卿怎么说啊?”
黄子澄说道:“皇上,唐朝是没有藩王作乱,但是藩王也没有屏障护卫大唐朝廷啊,安史之乱的时候都是各地地方官员在战斗!”
齐泰补充道:“皇上,唐朝武则天时期杀了太多的李氏宗亲,宗室力量大大减弱,这是有影响的。”
朱允熥看向方孝孺问道:“方卿家啊,你什么看法啊?”
方孝孺也知道这两个人的想法的,也是支持的,这有利于天下的稳定。
“臣也觉得藩王权力过大,军权应该削减,俸禄也不能这么高,会拖垮朝廷。”
朱允熥又问道:“齐卿和黄卿也是这个意思吗?”
“是!是!”
听了两人的肯定回答之后,朱允熥说道:“你们回去写个折子,详细说说你们的想法及策略!朕也拜读拜读,但是一定要保密,切记!”
到了国子监,见到祭酒张显宗带着教员们在接驾,学子有九千多,自然就没安排了。
朱允熥跟三十九位老师聊了一会,在国子监各处走了走,张显宗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跟朱允熥打交道,还是有些拘束的。
朱允熥边走边问,跟张显宗了解国子监的情况。
“张卿,我们这国子监的学子一般学习多久啊?”
“至少四年以上,长者八至九年亦有之!”
朱允熥不明白,这国子监是二十左右入学的,八九年都三十了啊,还读本科呢,都可以博士毕业了。
离应天比较近的如楚王、谭王等已经在来应天的路上了,而朱棣在北平则是刚接到圣旨。
先是接了朱元璋遗诏,让诸王不要回京,朱棣跪在地上很兴奋啊,自己只要在九大塞王里面联系几个,凑上十万大军就大业可期了。
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几分钟呢,那个小太监又拿出一张圣旨宣读了起来,当然这次的是太孙的旨意,说考虑到孝道等问题,让他布置好边关防御之后,带着妻儿进京奔丧!
朱棣一下子都忘了接旨了,有点懵逼了,直到王妃徐妙云提醒了一下之后,才磕头接过圣旨和太孙当时的谕旨,然后就掏了一锭金子递给传旨太监,说道:“小公公啊,这父皇突然驾崩,我这心里十分的悲切!不知道你出来的时候太孙殿下有什么安排啊?”
小太监接过金锭放在袖子里,然后谦卑的说道:“王爷,太孙殿下第一时间就派我们出来宣旨了,当时他就召见了各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
“那就是说这让我们回去奔丧的诏书是在见这些大臣们之前就写好的?”
“是的,当时我们听到大家哭喊皇上驾崩了,然后到安排我们传旨也没多久,之后才碰到大臣们觐见。”
朱棣又问道:“那太孙殿下有没有说让我们什么时候到应天啊?”
“没有说,就让我们传旨,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朱棣让人招呼小太监,自己就去找姚广孝去了,然后把自己三个嫡子也叫了过来,说道:“父皇已经殡天了,留下遗诏如和尚所说,不许诸王进京,但是我的好侄儿朱允熥却下了一道谕旨,说考虑到人伦和孝道,特许我们布置好边关防务后带领家人入京奔丧!”
“他这招狠啊,之前和尚说如果只有遗诏不许回京,我们就说是伪造的,甚至可以联络其他的王爷一起逼宫,他不同意我们回去我们就可以有借口了,可是他这直接答应我们回去了,估计那些离的近的都已经到了应天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朱高炽这个胖子很聪明啊,说道:“父王,现在我们也只有回京奔丧这一条路了!如果不回去的话,那一顶不孝的帽子就戴上了,到时候父王的名声一臭,还谈何大业啊!”
朱高煦就立马反驳道:“名声算个球,万一回去让朱允熥给一刀咔嚓了,脑袋都没了!”
朱棣骂道:“够了,就不能说点有用的!和尚啊,这局面你有什么想法啊?”
姚广孝沉着的说道:“王爷,成大业不是一蹴而就得,有一些挫折和苦难也是在所难免的!现在这个情况下,王爷也就只剩下回京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朱棣拍着桌子骂道:“按你这么说,那我的大业还有吗?这就算回来了,那以后拿什么借口反呢?”
姚广孝说道:“王爷,朱允炆之前说要削藩,他的想法是没错的,朝中有识之士也迟早会主张削藩的,只要削藩我们就有机会,历朝历代削藩就没有不动荡的。汉朝的七王之乱等,就是削藩造成的。”
“之前我就有讲过,朱允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立储的时间太仓促,他缺乏足够多的心腹之臣,在朝堂上也缺乏足够的威望,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大的机会!”
朱高炽问道:“大师,如果他用汉武帝的推恩令来削藩呢?”
姚广孝回道:“只能看天意了,如果朝廷十年以后再削藩,那王爷是没机会的,如果朝廷在五年以内削藩,王爷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对我们来说,朝廷越快动手,凭王爷在军中的威望能调用的军队就越多,而且我们拉到盟友的机会就越大。”
姚广孝继续沉重的说道:“王爷,如果说朱允熥上位是有人帮忙出的主意,而朱允熥还是那个朱允熥,那自然是好办!毕竟不是一个人!但是如果是朱允熥成长了,本人这么厉害,是被皇上给藏起来了,到最后才暴露出来,那么他还会简单吗?”
朱棣挥手说道:“那你有什么判断,这个侄子以前就是纨绔子弟,表现一般的。我们回应天有危险吗?以后具体如何操作?”
“王爷,回应天肯定是要回的,这么多藩王回京,他不至于一次都杀了吧!以后,等我们回到封地,就算他不削藩,我们也可以逼他削嘛!”
几人聊着也开心的笑了起来,筹备一番之后就立马朝应天而来。
当朱棣出发两天之后,在路上就收到了朱允熥登基的消息,而最让他吃惊的就是内阁的设立,竟然是耿炳文担任了首辅,这让朱棣感到很惊讶。
不过姚广孝却分析道:“王爷,这个内阁厉害啊!基本上就 笼络住了大部分文臣了,又让勋贵耿炳文做首辅,这皇帝是对诸王不放心啊,耿炳文可是老将了,让他做首辅就是说万一有叛乱,可以更快的派兵制定平叛的方针等。当今皇上不简单啊!”
很快,秦王、晋王、代王等在闰五月初三上午都已经到了通州,而庆王和宁王则还需要晚一点才能到。
到了通州之后,就收到礼部的通知,让大家在通州先休息一晚,明天一起进京祭拜先皇!
在下午的时候,九大塞王就到齐了,很快就有太监前来传旨安说诸王辛劳,考虑到晚上进京祭拜大行皇帝不敬,让诸王先在通州斋戒沐浴,第二天进京祭拜并参加丧礼。
朱允熥自然收到了锦衣卫的消息,知道九大塞王都已经到了,而其他的诸王则已经提前进京了,这些没有什么野心的王爷已经臣服在自己的脚下了。
朱允熥也知道这些人不管是不是支持自己,但是都没有造反的心,真正有这个想法的估计就朱棣和朱权两个,这俩是历史上靖难的主角。
朱允熥叫来宋忠,吩咐道:“宋卿啊,诸王已经到了应天了,九大塞王也到了通州,你的锦衣卫要密切关注诸王的行为,可不能让他们在皇上丧礼期间乱来,同时,派人监视燕王和宁王的动静,包括他们身边的人!”
朱允熥又想到了姚广孝,继续吩咐道:“燕王身边有一个和尚叫姚广孝,派人监视起来,有机会就抓进锦衣卫诏狱,或者直接杀了!”
随后在跟礼部尚书陈迪落实了第二天诸王进京的流程之后,朱允熥就去了内阁。
在内阁坐下后,耿炳文就先躬身说到哦:“皇上,有事您宣召就好,臣等就过去了!”
“正好想出来走走,换换脑子,就走到内阁来了,就跟你们说说话!”
几人立马躬身说道:“请皇上示下!”
“好了,以后在这里就不要这么多礼了!”朱允熥随手拿了一本折子翻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这两天啊张卿和暴卿都给朕上了折子,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也跟你们大家说一说,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
“张卿建议朕应该减轻对官员的处罚,不能对群臣大兴刑狱,让百官生怕做错事就人头落地了,剥皮实草等刑罚应该废除,同时建议朕裁撤锦衣卫,这样百官就安心了!”
朱允熥把折子放下,然后说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要以人为鉴,兼听则明嘛!”
耿炳文老奸巨猾的,没有做声,不过这卓敬却是一个敢于说话的,第一个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不应该裁撤锦衣卫,裁撤了锦衣卫皇上就少了耳目,以后这诸王的动静谁来监察呢!”
暴昭和解缙也表示了赞同,朱允熥又问道:“长兴侯啊,你什么看法啊?”
耿炳文却没有提锦衣卫的事情,说了一下杀伐太重的问题,替朱元璋辩解了一下:“皇上,太祖皇帝是杀了不少的贪官和违法的勋贵,但是这都是为了百姓,这是可以理解的。”
朱允熥沉思了一下说道:“诸卿说的都很有道理,首先对于这个皇上杀了不少官员勋贵这个事情,这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自然是没错的!但是张卿说的也有道理,天下文人学子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报效朝廷,也不是为了贪污受贿而来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轻启杀机。”
“所以,大家作为第一届的内阁成员,就需要思考一下,接下来,我们如何完善我们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让我们的官员们从上到下,知道该怎么做事,当然,我们也得想办法增加国库收入,给各级官员涨涨工资,让大家的钱得够花,自然就会少动歪心思了。”
“皇上圣明!”
几个人估计还是受朱元璋那种领导的影响,没怎么敢于去思考问题,更是习惯于听话执行。
“好了,对于锦衣卫,朕也想过了,锦衣卫肯定是不能裁撤的,但是锦衣卫的具体职责,朕也想过,现在就跟你们说一下,也可以议一议!”
“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保卫大明皇朝的安全,监督清查乱党、叛乱分子、番邦密探等,而不是清查一般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没问题的话,这个事情等后日早朝就可以宣布。”
耿炳文问道:“皇上,这个监督清查乱党什么的,这个范围有没有限制?”
“没有,这个乱党在哪里谁知道,只要证据确凿,那自然是要查的!”
朱允熥一看大家估计也不会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就先终止了这个话题。
“锦衣卫的具体安排朕会根据形势再调整,但是眼下肯定是不会动的!再说说这个暴卿的折子,其实主要就是提单一件事,就是削藩!这个事情呢,你们也知道,朱允炆就是因为要削藩而被皇上废黜,而朕初登大宝自然不能推翻皇上这个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所以削藩之事就不用再提了!”
“明天九大塞王就进京了,在祭拜皇上之后,下午我将在乾清宫召见诸王,诸卿陪同吧!”
“你先去瑾身殿东边选一下房间,军机大臣就在那处理公务,具体的朕跟内阁沟通后会下旨!”
梅殷走后朱允熥就召见了内阁五位阁臣。
朱允熥把自己设立军机处的意思说了,就是以后凡是军务都不归内阁管了,军政彻底分开,文武互不统属,朱允熥觉得兵部就是文臣在干武将的事情。
事关军权,大家也没说什么太多,只要将军们没意见就好了,倒是耿炳文出列启奏道:“皇上,臣本来就是个武将,以后是不是调入军机处啊,在内阁臣也干的辛苦啊,压力太大了!”
“军机大臣可没有首辅次辅,全部一样的,长兴侯带领内阁现在做的不错,继续努力!”
“拟旨,设立军机处,兵部、五军都督府裁撤,改设立参谋部 、尚书梅殷,作训部、尚书徐辉祖、侍郎常升、侍郎赵思礼,后勤部、尚书茹常,五人全部兼任军机大臣。”
说完之后朱允熥又补充道:“为确保平稳过渡,让五位军机大臣自行商议,把各方细节梳理清楚后找朕确定具体的安排。”
朱允熥事情谈完之后,解缙立马进谏道:“皇上,这个军机处臣虽然觉得挺好的,也没有想反对的意思,但是皇上这样的大事,应该多找一些臣子商议,在力求稳定妥当之后才下旨施行,这样先下旨,再让大家去安排,如果这个机构不够合理,是否又下旨裁撤了呢?这样也太儿戏了!臣以为皇上处理这种重大的国事,应该要十分的严谨、慎重,请皇上明察!”
朱允熥越听越觉得自己太过轻浮了,真的像是一个小公司的老板那样,想一出是一出瞎折腾啊,一点不怕把公司给干倒闭了!愈发的觉得这个解缙不错。
“解缙所言……十分有理!是晨钟暮鼓,朕谨记!”
朱允熥说着对解缙鞠了一躬,吓的解缙立马跪在了地上,其他人也跟着跪下了,喊道:“皇上圣明!”
“大家起来!以后有话要敢于进谏!解卿就很好,当为朕师!朕今日很高兴!赏解卿千金、锦缎百匹、宫女两名!”
解缙立马谢恩,然后问道:“皇上,这个宫女是……”
朱允熥想起有野史说朱元璋赏赐宫女之后,有的大臣就吓的自宫了,于是明白的说道:“解卿啊,这个宫女说赏给你,那就是正经的赏给你了,想怎么用都是你的事!”
处理解缙的事情之后,耿炳文进谏道:“皇上,臣建议让诸王早点回封地吧,现在再留下去也没理由啊!”
朱允熥想了一下说道:“等军机处的事情忙完吧,让礼部通知诸王,等朕得空了,还要设宴款待诸王,之后即可回封地了,再此之前不接见诸王了。改军机处万一有些乱子,诸王在京也就无法兴风作浪了!”
朱允熥这边召集几位军机大臣忙着弄军机处的事情,这边朱棣就憋屈了。
朱高煦一边喝酒一边吐槽:“爹,这皇爷爷的丧事也办完了,礼部非得让我们等皇帝赐宴之后才能回去,这到底要等什么时候啊,皇爷爷送去孝陵都过了五六天了!”
朱棣心里也是焦急的,可他哪里知道朱允熥的想法啊:“谁知道啊,没事你们就在应天玩呗,但是不能惹事生非啊,那别怪我收拾你们!”
这时候朱棣的贴身小太监过来说了设立军机处的事情,朱棣这下就知道短时间估计走不了,说道:“皇上设立军机处,具体内容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改革军队的领导机制,所以在这之前我们是回不去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