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脑洞山峰”,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一个不一...

主角:李厥李世民   更新:2024-04-14 22: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脑洞山峰”,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一个不一...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房玄龄其实还想到了另一点,那就是李二就算是暴怒之下,也没有言明李厥降勋的原因。

若是以触怒圣颜、犯颜直谏来降勋,那么说明祖孙两人的感情淡了;

要是以德行有亏、孝道有缺,那就更严重了,直接就把李厥的一生给毁了,这两条在当下可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啊。

所以李二说到降勋的原因时,停顿一下,干脆略过了。

“孙儿谢过皇爷爷,惹您生气了,我这就滚蛋。”

见他恭敬的磕了一个头后,起身迈着小短腿就跑,李二没忍住突然笑出了声。

转头又看向房玄龄道:“三字经的推广,爱卿就辛苦一下。”

说罢,又对另两人道:“太子之事隔日再议吧,朕乏了。”

三人离开,李二枯坐无言,畅清言道:“秦国公…”

听到秦国公三字,李二突然愣了愣,好一会才想到不是叫自己,而是说自己的孙子,

他有些意兴阑珊道:“嫡孙向朕言明之前皆是在救父,孩子是坦诚的,畅清啊,你说他为逆犯求情,到底是仁心,还是有其他心思?”

“陛下,秦国公才五岁。”

“是啊,才五岁啊,若是成年…”

说到这里,李二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停止了话头。

“陛下,秦国公一人所来,臣已经安排人相送了。”

“伺候他的奴婢呢?”

畅清就将他打发无意的话给说了,李二突然笑道:“倒是朕的过失了,没有留孙儿用膳,既是如此,那就赐膳至东宫吧。”

说到这里,他的神情再度一怔。

……

魏王府邸,李泰刚下朝进府,就听到李二召见三位重臣的消息。

他面上的喜悦自然藏不住,不过片刻又开始幻得幻失起来,在厅中来回踱步。

“来人,把言先生请来。”

片刻,一个身材修长,容貌儒雅,穿着青色长袍,年约四旬的男人走入厅中。

“大王。”他对着李泰微一礼。

李泰此刻也不惺惺作态,指了指旁边的座椅,不等对方落坐就道:

“朝会结束,父皇召集了梁公、申公还有我舅父三人议事,我这心实在安定不下来。”

言先生反而开口问道:“大王可否说一下今日朝会的情况?”

“我那个大哥出家了,真是便宜他了,杜荷和齐王被杀,侯军集诛三族。”

说到这里,他再度忿忿道:“都是通事舍人来济的谗言,若本王登基,定不饶此人。”

言先生眉头皱了皱道:“大王慎言,万不可重蹈覆辙。依在下看来,来济也只是揣摩上意罢了,还是陛下不想要前太子的命。”

“不说这些了,父皇突然召集三位最亲近的重臣,必是议储,先生认为本王的胜算有几成?”

言先生细思片刻,在他看来魏王入主东宫应该是板上钉钉的,

不过在此时,他突然想到一事道:“大王此刻不应该考虑这些,更应该入宫为侯军集求情,此事宜早不宜迟啊。”

李泰愣了愣,随即讥笑道:“乱臣贼子不该诛?且侯军集仗着和李承乾的关系,一直不把本王放在眼中…”

此府中这个厅里,李泰还是相信没人来窃听,所以他也就不再隐藏,直呼李承乾的名字。

“大王,大唐勋贵是一体的,在下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若是陛下大行,大王登基,你有绝对信心,能收那帮勋贵之心吗?

今日之大唐看似风平浪静,内无忧外无患,那是因为陛下本就是百胜将军,龙威震慑宇内。

大王,你的武功能超越陛下吗?

若你登基,你能御驾亲征吗?

若你点帅,那帮骄兵悍将能做到如臂使指吗?”

言先生越说越激动,他的话说的还不够直白,但意思表达清了,

如果李二突然驾崩,李泰继位,估计不仅国外会来试探,国内都会再生几波烟尘,

而新皇对这帮勋贵无恩,要如何收服他们呢?

此刻去为侯军集求情,正是向勋贵示好,收心之举啊。

“父皇或许会不喜。”李泰有些犹豫道。

毕竟他今日的一切,都来自于李二对他的喜爱上,这个敏感的时候他自不能自毁长城。

“鱼,吾所欲也,熊掌,吾所欲也,然二者不可兼得,大王,你要有自己的决断了。

且在下看来,陛下并非是出自真心要夷侯军集三族,只是已经恩恕了前太子,对于臣子的意见不好再反驳罢了。

此刻,陛下或许就在等着重臣请命呢。”

李泰犹豫再三,还是觉得言先生所言有理,当即点头道:“好,本王这就入宫。”

再次换上朝服,他就打算出门,刚走出二进,恰好碰到有人来禀,刘洎求见。

他也没有回厅,就让人请进来。

“大王这是要去往何处?”

“本王打算入宫,求父皇收回城命,只诛首恶不祸及家人。”

刘洎面上一惊,双手一展拦在前方道:“大王不可啊,勋贵有人去求请,陛下问他们是否要造反,可见陛下怒气之深,

此时大王去求,让陛下如何看你?”

“可是,本王觉得,这是收勋贵…”

“大王今日一切皆是来自于陛下,如此时刻,请问大王是陛下重要,还是勋贵重要?”

“这…”

“请大王回厅。”

李泰想了想,转身回厅,言先生见刘洎跟随,主动闪向一边,也不再问魏王为何去而复返了。

恰在此时,有仆人来禀道:

“大王,宫中消息,中山郡王晌时入宫,为侯军集求情,陛下盛怒…,

陛下虽然答应,也将郡王降勋为秦国公,中书正在草诏。”

刘洎常松一口气道:“还好老臣来得及时,不然大王就要铸下大错矣。”

李泰一听,也是暗暗心惊,看向肃立一边的言先生若有所思。

而言先生先是茫然,继而又低声喃喃道:“郡王,五岁啊,居然有些胆识?英雄矣!”

……

英公府邸,当家仆将消息告知李世绩时,他有些懵,脑中突然浮现出,在宫中碰见李厥,对方问他们是否在为侯军集求情?

“牛鼻子,你又耍赖,喝了这一坛子。”程咬金敞开衣襟,露出黝黑的胸膛,上边还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创痕,大拉拉的走近道。

“陛下赦免了侯军集家人之刑,改为侯军集个人斩立诀。”

“这坛酒你别想混过…你说什么?”

李世绩当即又提高音量道:“侯军集判为斩立诀,取消了诛族之令。”

原本热闹的大厅瞬间落针可闻,本有些醉意的众人,此刻全都目光炯炯,哪还有一丝醉意。

“何人?”原本一直闭门不出的尉迟恭,今日也被他们给叫了出来,见李世绩不是开玩笑当下问道。

“中山郡王皇嫡孙,他以一篇巨著换得陛下之恩,陛下愤怒,已将他贬为秦国公。”

“一个五岁的娃娃?”程咬金惊呼道。

“知节慎言,不可对郡…秦国公无礼。”李世绩训斥道。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甘露殿中,李二还在问着百骑。

皇宫之中,没有秘密,特别对于百骑司来讲更是如此,就算是后宫之中,百骑司也安插有太监在内。

“启禀陛下,太子妃在丽正殿召见顾夫人。

顾夫人见面之后,多有言语不当…,此时皇嫡孙进殿,他在屏风后听了片刻,

而后闯入,从胡床爬上桌子,以铜烛台击之,嫡孙也因烛台过重,从桌上摔下。”

李二大惊道:“朕孙儿有无大碍?”

“皇嫡孙头部磕地,起了一个包,但并无大碍。”

李二松了一口气,他沉默了一会,好像在消化刚刚的消息。

可以确定的一点,那个顾夫人肯定不是青雀叫过去的,否则青雀要愚蠢到何种程度,才肯在这个时候去东宫挑衅。

好一会,他又问道:“那又为何去了弘福寺,对了,皇嫡孙为何未跟随其母,孩子还那么小。”

“皇长孙与太子妃出东宫时,有兵士问及,皇长孙答曰,太子惹了陛下生气,作为子女为全孝道,

不便相劝,只能去寺里为陛下祈福。东宫不可无人,皇嫡孙自当坐镇。”

李厥和李象不知为何,都没有封爵,所以对于两人的称呼,李象年长故称皇长孙,

李厥则是正妃苏氏所出,所以称为皇嫡孙。

(好吧,我是真没查到两人封王的资料。)

李二面上浮现哀色,两个孙子他都甚为喜爱,特别是嫡孙出世,

他可是废朝五日,引大臣在东宫连贺三日。

现在,两孩子要为了那个混账父亲的错买单,他不禁再度戚然,如果说之前他还存着除死李承乾,振法纪之思,

这一刻,听到两位皇孙的做法,他已完全改变了,无论如何至少要保太子一命。

但何其难矣!

自昨日太子招供到今日,处死太子的声音已经一浪高过一浪,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人推动,

甚至就连太子的舅舅、曾经最力挺太子的长孙无忌,都会如此做。

墙倒众人推啊!

早点推倒,这样就不会砸中他人了。

李二陛下没有再见任何人,关于请求处理太子的折子,他也让中书直接留中,不要再递到他面前。

“陛下,你已经一日未吃东西,为江山计,陛下要保重龙体。”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畅清见李二还是没用膳规劝道。

“畅清,不要通知他人,陪朕去一趟东宫,走通训门。”

整个太极宫,前后有五门,后边是玄武门、安礼门,前边则是永安门、承天门、长乐门,

太极宫西边是掖庭宫,并无大门对外,连着太极宫的是通明门,等于说掖庭宫的人只要出宫,必须要经过太极宫。

东边自然是东宫,与掖庭宫不同,东宫对外有四门,前三后一,还有一个耳门连着太极宫,叫通训门。

李二一般去东宫,会绕至横街,自重明门进入东宫,如今直接从耳门,说明不想让他人知晓,他去了东宫。

……

东宫,李厥也没吃饭,他正在复盘穿越到现在自己所做的事,看有没有失误之处。

其实,让母亲捧着文德皇后的牌位,这一招有些耍无赖,

但这一刻,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无意匆忙跑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道:“陛下进了东宫。”

李厥先是愣了愣,随即精神一振,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他刚走到门口,就见李二已经快步走来,龙行虎步,腰背挺拔。

不待他到近前,李厥心中暗叹一声,趴在地上道:“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无意原本是躬着腰的,此刻见李厥跪下,他迅即也扑通一声趴地上。

“地上甚寒,趴着作甚,快点起来。”

旁边的畅清走到近前,小心的将他扶起。

李二手在他的头上摸了一下,然后直接拉住了他的手:“用膳了没?”

李厥一愣,好像给忘了,但他马上回禀道:“用过了。”

只是话刚说完,肚子却不争气的咕咕响了两声。

李二看了眼旁边的无意道:“皇孙晚上是否用膳?”

无意再度扑通跪地道:“陛下恕罪,公子今日都未曾食。”

原本还和蔼的李二,顷刻间面露冷意,他以为太子失势,这些奴婢们也开始不尽心起来,或者说有了怠慢之心。

他所散发的气息,李厥能清晰的感觉到,他赶忙开口道:“皇爷爷,是孙儿贪玩忘了食。”

说着两人进入殿中,李二坐在一张胡床上,对着他人道:“还不去准备晚膳。”

旁边的畅清一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他自己则站在了门口,离得并不远。

“听说孙儿今天打人了,为何?”

李厥此刻,把自己很自然的代入到了五岁孩童的身份,他可以表现出聪明,但绝不能表现的过于妖孽。

听到李二此问,他奶声奶气道:

“有人辱我母,我既为儿自当维护,且那贱妇咬定是奉四叔令而来,不仅辱我四叔,还要离间天家和睦,孙儿只恨力气太小,不能手刃之。”

李二愣住了,此话像是一个五岁幼童说出,但好像又不像。

因为此话滴水不漏,若是换作太子或魏王说来,自要观其神见是否出自真心,但一个五岁的孩子会骗人吗?

自然是心中所想,便说了出来。

若真是心中所想,那么烛台击那贱人,可就是大智大勇的表现。

愣了半晌,他再度试探道:“若真是你四叔令她所来,你不是冤枉了人?”

李厥面上一怔,随即憨笑道:“我都能想明白的事,四叔智慧远胜于我,难道他会想不明白吗?”

李二被这反问弄得又是一怔,不过片刻,他却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畅清回禀,言晚膳已经准备好,李二让传。

并不算奢华,两个鸡腿,两碗米饭,两碟子干菜,两碗羊肉汤而已。

唐时是分餐制,上菜时,也是每样各分一盘。

李二夹起鸡腿,放在李厥的餐盘之中道:“多吃肉,能壮身。”

李厥也笨拙的夹了一筷子干菜在李二的碗中道:“多吃菜,可长寿,皇爷爷要长命百岁。”

没有所谓的万岁,听到长命百岁,李二则是开怀一笑,这才端起碗来吃饭。

食不言,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李二吃得自然快些,已用完,只是为了让孙子吃饱,手中拿着筷子做样子,否则他一旦放筷,李厥就要放筷不能再吃。

见李厥将羊肉汤倒在饭碗里,将最后一点米饭涮干净然后喝下,他欣然道:“何人所教?”

……

PS:李二这个时候还没有寻长生,而且还笑话过秦皇汉武追求长生愚蠢,

真正寻求长生,还是在过两年,身体明显不好时。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若是李厥上位,保不齐秋后算账。”

“可是,现在李厥不是在示好吗?”

“哼,朝堂之上哪有永远的敌人,无非是利益驱使罢了,魏征未死之前,陛下还对其礼敬有加,死不足三月如何?

刨坟鞭尸!儿啊,相信谁也不要相信皇室之人,他们个个都是会吃人的。”

长孙冲的脑中不由想到李厥那张小脸,想到看到长乐之后那通红的双眼,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把那么个小小的人儿,

与父亲口中的李厥给联系到一起。

长孙无忌也知晓自己这个儿子内心良善,叹了口气道:“为父饿了,传膳吧。”

长孙冲当即安排人传膳,恰在此时那个花白老头走进禀报道:

“老爷,刚刚有消息传来,皇嫡孙出府后就进了宫,不足半个时辰,陛下令,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亲率五百精卒,

护送皇嫡孙前往京兆府五台山。”

“有没有详细的信息?”

“宫内传,皇嫡孙恸哭,要去五台山请孙神仙为长乐公主治病,陛下初时不允,

但皇嫡孙言及长孙皇后,陛下同悲便允了。”

长孙冲面上肌肉抖动,下一刻泪水滑落,扑通跪地道:“父亲,孩儿请求同往。”

不待长孙无忌回复,他直接起身,边往外跑边喊道:“来人,备马。”

长孙无忌刚刚懵了一下,长孙皇后是他的亲妹子,猛的一听到,到底还是神伤了,

儿子的喊声惊醒了他,他赶忙提醒道:“老八,安排人跟着。”

见人都走了,长孙无忌坐下又沉思起来,许久喃喃道:“难道那孩子真的将亲情看得如此之重?”

长孙无忌这次确实是小人之心了,李厥并无他想,纯粹只是为了救人。

前世他打小在孤儿院,院长就是哮喘,而且略懂中医,经常自己给自己调理,

原本是可以治好的,但因药太贵,院长一直不凑手,他上班之后第一次发工资,几乎全给院长买了药。

方子他记不全,但也知晓个大概。

之所以在长孙府和皇宫中他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他只是个五岁的孩子,有谁会相信他的话,

他在赌,赌老神仙如同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品德高洁,这样他献出方子,老神仙必然不会无动于衷。

长安离京兆府总共也就两百多里,如果一骑双马,一日便可跑到,但李厥不会骑马只能坐车,这个速度就很慢了。

出城十多里,道路越来越颠簸,李厥实在受不z了,被颠得吐了起来,又因中午到现在没吃,所以吐得全是清水。

程知节见此,勒令暂停。

“大将军,我没事,被晃的,继续赶路不能停。”

程知节微一点头,对着后边一辆马车道:“下来一人照顾皇孙。”

随即后边的马车下来一个宫装丽人,年岁约在十八九左右,她毫不扭捏的上了李厥的车,

先用手帕给李厥擦了一下脸,然后将他一把抱入怀中道:“皇嫡孙,这样会舒服些。”

李厥有些不习惯,身体绷得很紧,女人轻笑一声,也没有再说什么。

好一会,李厥头靠在一片柔软之上,舒服的睡着了。

“皇嫡孙,太阳已落山,不远处便有驿所,你先带着宫人去休息吧,大军不便入驻。”

李厥睡了一觉精神很好,跳下车看了眼众甲士,再度转向程知节道:“那大将军去休息吗?”

程知节微微一笑道:“我是将军,自然不能离开兵士。”

“那就在此宿营吧,我和大家一起,不要例外。”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众臣子有一部分抱的心思是,反正不要牵扯到自己,李二随便怎么玩,

就算让李承乾继续当太子,也无所谓。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心中大为不爽,首当其冲的就是李泰,对于自己大哥没有被赐死,他心头像是压了一团子火。

除了他,那就是整个勋贵集团不爽了。

在唐初,武将体系还是很团结的,在他们看来,侯军集被夷三族这个过于严重了,

他们也知道,侯军集肯定是活不成了,但也想着保全他的家人。

但此刻是朝议,显然不是他们出口的地方。

“陛下,太子被废,那么中山郡王及其家人,即日起就要搬出东宫。”

说话之人叫刘洎,此时的官职是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又加上护军,三个其实都是散官衔,

但官阶可是不低,散骑常侍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上护军则是真正的正三品,可见此人地位之高。

他是魏王一系,此刻提出让废太子一家搬出东宫,是在提醒李二,东宫空悬,该议储了。

李二看了他一眼,又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李泰,这才道:“不急,待议得太子人选吧。”

到这里,朝会也结束了。

出得大殿,一直没有吭声的长孙无忌赶上了房玄龄道:“梁公,你这次可把勋贵集团得罪的狠了。”

房玄龄面上古井不波,很平静的道:“乱臣贼子,某不该除贼吗?”

老房压根不怕,在唐初压根就没有纯正的文官,房玄龄本身也能文能武,能提三尺剑冲锋的那种。

长孙无忌看了眼左右,压低声音道:“晋王英武,颇肖今上。”

房玄龄脚步一顿,一言不发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是要支持晋王入主东宫啊!

恰在此时,一个宦官急忙跑过来道:“陛下有请梁国公和赵国公。”

……

李厥在练字,他发现自己写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这倒不是说他以前就会写,这一点还是继承这具身体的技能。

苏氏是个懂教育的,之前的李厥也被教育的相当不错。

无意走了进来,低声禀报道:“朝议结束,太子被废责弘福寺出家…”

他暗松了一口气,与自己谋划的结果完全一样,便宜老子没有流放,他们一家自然还可以待在长安。

“附马都尉杜荷斩,齐王佑鸩,侯军集诛三族。”

听到前两个,李厥并不意外,但听到侯军集被诛三族时,他练字的笔一顿,眼神茫然,片刻放下笔,坐下不言。

……

李二召集了三人,分别是高士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要说真正的外人,其实就是房玄龄。

长孙无忌和李二是郎舅关系,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则是舅甥关系。

李二换了一身常服,见三人进来,摆手让他们不用行礼,指了指旁边,让他们坐下。

“朕让三位爱卿前来,就是议储,三位皆是大唐肱骨,认为谁最合适?”

三人对视一眼,房玄龄开口道:“此为陛下乾纲之事,陛下认为谁最合适呢?”

“吴王如何?”李二所说的,就是三子李恪。

长孙无忌立刻起身道:“吴王非嫡亦非长,立其为储,恐与古礼不合。”

李二看向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道:“主要原因,还是吴王不是你的亲外甥吧。”

长孙无忌并未畏惧,再度道:“陛下,大唐立国之初传承多诘难,自陛下止也,如此大唐才可传承万年。”

这话说得很冲,但也在理。

大唐立国之后,一代传给二代,你李二就是靠造反上位的,难道你还要把这个恶习让子孙都学去?

这个时候要拨乱反正,依照古礼,这样以后的传承祸端才会变少。

李二听进去了,所以对于长孙无忌如此直白的话,他也未加训斥,而是目光看向房玄龄道:“爱卿认为朕何子可…”

话未说完,就见畅清身形浮现,李二被转移了视线好奇问道:“畅清,何事?”

“禀陛下,外间卢国公程知节、英公李世绩、郧公张亮等人,祈见陛下。”

李二愣了愣,不过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面上的犹豫之色一闪即逝,语气果断道:“不见。”

畅清出去之后,李二又看向房玄龄,对方也知道逃不过,但还是和稀泥道:

“臣老矣,恐难再有几秋,服侍陛下已是苦撑,立储还是陛下独断为佳。”

旁边的长孙无忌目光一扫快速收回,李二则怔怔看着房玄龄,似乎想到了什么,居然双眼浮现了泪光。

“杜公已先一步,还请房卿保重身体,你和杜公如朕之双臂,如今已失一臂,却不能再失了。”

(查了很多资料,李二其实很爱哭的,这一点和曹贼有点像。)

刚说完,就见畅清再度回来,迎着李二询问的目光,只得再禀道:“几位国公再祈见龙颜。”

李二刚代入的情绪瞬间没了,语气暴怒道:“他们想逼宫吗?好啊,待朕披甲,看他们谁敢在朕面前扬刀?”

让畅清把原话告知那几个不识趣的家伙,李二将目光投向高士廉。

高士廉显然与长孙无忌穿同一条裤子,但因其是长辈,所以说话越发的直白:“陛下,吴王非嫡非长,不妥。”

李二又问道:“青雀呢?朕的四子文采斐然,聪颖无双,储君之位非他莫属。”

好吧,大家也都明白了,李二抛出李恪,就是让三人否定的,然后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都否了一个,就不好再否第二个了。

君王和群臣,有时候也是斗智斗勇的一个过程。

原本在李二想来,立李泰为储,三人应该没有人反对了吧,是嫡子,李承乾被废后,也算是嫡长了。

却不想,他话音刚落,高士廉和长孙无忌齐齐反驳不可。

“为何?”李二面带怒色道。

长孙无忌还在组织语言,高士廉不紧不慢开口道:“陛下是想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吗?

魏王确是聪颖,但颇为清高,臣说句不当的话,他才是最类陛下之人,但却因清高不能容人,

若是魏王继得大统,在臣看来,同室操戈之事必有,陛下,您的儿子还能留下几个善终的呢?”

“这…”李二还真的迟疑了。

他杀了两个亲兄弟,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这么干,高士廉一番话,可谓是说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隐忧。

“爱卿认为立谁最为妥当?”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