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巨作扶摇直上

畅销巨作扶摇直上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扶摇直上》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赵泗嬴政,《扶摇直上》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小说推荐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17 15: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巨作扶摇直上》,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扶摇直上》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赵泗嬴政,《扶摇直上》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小说推荐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畅销巨作扶摇直上》精彩片段


九州说,源来已久。

至于来源也因为太过久远无法分辨,逐渐被各家各派采纳吸收。

渐渐的,九州说经过各家的修改补充,成为了公认的地理概述。

在诸子百家几乎全部承认九州说的情况下,驺衍提出的大九州说,在最开始,是有些离经叛道的。

生于齐地,长于海边的驺衍天生就对世界有着不一样的幻想,故而有了大九州说,只是此学说一直不被主流学派所承认,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相比,有些名声不显。

直到秦立国以后,阴阳家以五德终始阐述秦代周的合理性,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才真正的名声大噪,阴阳家为因此排在诸子百家前列。

因为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大九州说也被大秦官方认可,只是相比较于根深蒂固的九州说,大九州说一直得不到主流学派的承认,迄今为止,大多也是阴阳家弟子信奉大九州说,并立志为其补充,想要让大九州说成为诸夏之地的地理概述理论指导。

可惜迄今为止依旧无法完成。

一来是因为九州说根深蒂固,二来也是因为大九州说更多来源于邹衍的想象和推论。

九州外有四极,东南西北之极处处都是人迹罕至,这些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得到了验证,再加上人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准则,九州说很显然更容易得到认可。

中原地貌方面可以验证,中原地貌之外不管是九州说还是大九州说都是猜测。

实在是缺乏实证。

蒙毅再次提起驺奉正是此原因。

作为邹子后人,驺奉向始皇帝讨要海图的目的不言而喻。

始皇帝,志在探索新地,阴阳家想要完善补充大九州说,将九州说彻底吸收融合。

很显然,阴阳家,可以成为始皇帝有效的臂助。

为了完善大九州说,阴阳家将会再次忠诚的团结在始皇帝周围,为王先驱,甚至于不需要始皇帝开口,阴阳家弟子就会迫不及待的上书探索海外。

“驺奉年纪已大……”始皇帝皱了皱眉头。

如今的驺奉可不年轻,年近古稀的年龄能否从齐地走到咸阳还是一个未知数。

“便是走不动路,他的弟子也会抬着他来。”蒙毅活跃了一下气氛。

或许权势美人金银财宝以驺奉的人生经历和年龄已经无动于衷,但是涉及阴阳家的核心学术理论,驺奉不可能不来。

“诏驺奉入咸阳!”始皇帝点了点头。

蒙毅点头,始皇帝则放下筷子,看着面前的筷子,明显的食欲不振。

虽说秦朝时期并没有什么精细的美食,但始皇帝吃到的食材都算是人间极品。

味道总归不是太差。

只是始皇帝明显胃口不佳。

近些日子,始皇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胃口也越来越差。

饭经常是吃两口就吃不下去了,今天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到了用膳的时间没有任何胃口,饭菜上来,刚吃上一口就没了食欲。

始皇帝身体的不适不仅仅是体现在食欲上,还体现在精神上,身体的不适严重干扰了始皇帝的精力。

像是方才蒙毅开口提到驺奉。

实际上并非始皇帝想不到,而是在这种身体不适之下,很多东西已经没空细想。

最近这些天都是如此,处理政务的时候,如果蒙毅不再一旁辅助补充,一天下来,始皇帝会心力憔悴。

故而最近几天,始皇帝已经把驾撵行程的事情全权交给了赵高来负责,蒙毅则负责陪在始皇帝身边处理政务。

蒙毅从生活工作秘书,变成了单纯的工作秘书。

“臣遣人备些酪浆来?”蒙毅见始皇帝食欲不振,开口问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没有食欲而闹小脾气。

虽然心情烦闷,食欲不佳,但是该吃的饭还是要吃,始皇帝明白不吃东西身体扛不住的道理。

不消片刻,酪浆奉上。

蒙毅为始皇帝斟满,始皇帝接过,一口下去,眉头紧皱,强忍着呕吐的感觉咽下去,却怎么也喝不下去第二口。

“算了……不吃了……”始皇帝摆了摆手。

酪浆是始皇帝最爱的饮品,今日尝之却难以下咽,这种情况下已经实在无法勉强自己。

“陛下!”蒙毅本想开口劝,却也知道这种情况下不是劝慰能够解决的。

随行医师已经给始皇帝看了多次,途经山川河流蒙毅还专程抽空为始皇帝祭拜天地祈福,只是都无济于事。

“尽快归咸阳吧!”始皇帝皱眉开口。

“臣这就准备!”蒙毅躬身行礼告退。

眼下也只能看看宫中的御医夏无且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食欲不振,精力衰弱,看起来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对于始皇帝而言明显影响很大。

蒙毅退下以后,始皇帝略显烦躁的扯开自己的衣服,尔后又将衣服下摆撩开,从跪坐的姿势变成双腿摊开的坐下,撩开裤子,将两条大毛腿露出。

不仅仅是食欲不振,还有常发的身体燥热,呼吸短促……

不至于使人痛苦万分,却又让人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憔悴。

始皇帝再次打开案几一旁的壶子,只见其内已经是空空如也,原本备好的足够往返行程服用的丹药,已经被始皇帝提前吃完。

心中的烦闷又多了一分……

在这种情况下,驾撵继续启航,朝着咸阳缓慢的进发。

尔后几天……始皇帝的身体出奇的没有恶化,反而还好转了一些。

精力大有恢复,不过依旧是明显的食欲不振,每到吃东西的时候呕吐恶心的感觉十分明显。

以往的山珍海味现在都味同嚼蜡。

蒙毅专程于行程途中搜罗美食,始皇帝都无心食用,基本上都是强迫自己为了身体情况吃下去。

不过除了食欲,呼吸急促和身体燥热的感觉减轻了很多。

精神方面也没有那么憔悴,处理政务依旧会疲惫,却不至于头痛欲裂。

在这种情况下,又行进几日,咸阳终于近在咫尺。

因为身体原因,始皇帝要求不准接驾,只需保持路途安全道路畅通即可。

也因为始皇帝的要求,让咸阳不少小官小吏扼腕痛惜。

他们失去了为数不多在始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当地官员很负责的进行了清场,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因为始皇帝的要求,没有官吏迎接接驾,只有士卒确保归宫安全,蒙毅在外面为始皇帝驾车,驾撵缓缓跨过城门。

归途未尽,因为身体原因提前结束。

总之,始皇帝终于抵达了他忠诚的咸阳!


小说《扶摇直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韭菜炒鸡蛋?

辣子鸡丁?

小白菜烧豆腐?

有了锅之后,不用局限于吃火锅,赵泗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可惜的是,因为带回来的很多蔬菜都还没有长成,目前大秦本土的食用蔬菜赵泗有很多都不认识,可以选择的菜式少得可怜。

赵泗撸起袖子,叫王离弄来几只老母鸡,准备弄个全坤宴。

先来一个韭菜炒鸡蛋,这个菜式是中原最古老的炒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甚至于春秋战国时期韭菜和坤蛋的搭配就已经为人称道。

《周礼》有言,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只不过汉朝之前韭菜和鸡蛋的搭配更多是煎,汉朝以后才出现了第一份韭菜炒鸡蛋。

先下入油膏,块状的油膏在高温的锅里缓缓融化,赵泗推动油膏浸润锅壁,油水缓缓沸腾。

打入鸡蛋,轻轻打散,搅和三两下就已然定型,捞出成型的鸡蛋,下入韭菜,点些青盐,待韭菜稍熟,将鸡蛋置入。

短短一会,大秦时代第一份韭菜炒鸡蛋新鲜出炉。

尔后是辣子鸡丁。

除了下去播种的辣椒,赵泗留下了一部分以解口腹之欲。

本来是够吃的,但是有了王离这个老饕的加入,辣椒被消耗的速度成倍上升,这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剩下了一小半。

辣子鸡丁弄好,赵泗又吊了一锅老鸡汤。

配上山菌野味,又有高汤吊鲜,可以说鲜到了极致。

简简单单,两菜一汤,新鲜出炉。

王离一口老坤汤入口,鲜的简直合不住嘴。

再来一口辣子鸡丁。

好耶!是我最喜欢的特辣!

平平无奇的韭菜炒坤蛋,也使人倍觉美味。

而另一边,始皇帝还在乘车赶回咸阳的路上。

眼下的始皇帝也在蒙毅的陪同下用膳。

屏风之上,悬着赵泗亲手绘制的世界地图。

案几之上,是被始皇帝盘的秃噜皮的红薯土豆。

“陛下,琅琊十六艘大船已经修缮完毕,其余四艘,仍在建造之中,等到建造完成,估摸还得五六个月。”蒙毅开口道。

实际上一艘海船从开始建造到入水周期很长,平均建造周期在三五年左右,主要是因为建造船体的木材需要各种工艺,同时还需要时间阴干等……

但是这次始皇帝只要求再添四艘海船补齐二十艘,故而很多方面都可以省略。

譬如需要长时间阴干的木材等,可以直接从其他船上拆,亦或者直接挪用阴干处理完毕的木材……

不是什么大数目,不用从零开始,琅琊当地因为徐福多次出海的原因,本就有建造海船的经验,材料达标的情况下只需要组装即可。

“嗯……”始皇帝应了一声,并没有作答,而是安心用膳。

蒙毅心里知道,始皇帝多半是因为赵泗的归来和带回来的消息,对海上起了想法。

陇西那边,蒙恬已经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进无可进。

再继续兵力推进不是不行,但是剩下的地方都是荒芜之地,又无险可守,战线拉的太长了,现在虽然大秦占据了最为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迄今为止依旧是中央在通过秦直道在向陇西输血。

至于百越,任嚣赵佗那边进展不算太大。

任嚣赵佗奉行和辑百越的政治策略,进度颇为缓慢,虽然始皇帝不太乐意,但是对于百越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开始确实强攻百越过一次,屠睢带领三十万秦军进击百越,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并占据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

但在以后的推进战争中却屡次失利,最终持续了三年的征战以失败告终,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

在此之后,任嚣才闪亮登场。

至于赵佗,屠睢南击百越的时候他是副将。

屠睢之后任嚣主导百越之事,赵佗还是副将。万年老二了属于是。

赵佗的舞台并不在现在,而是在秦二世胡作非为,任嚣病故以后。

不过总的来说,换了一个领导以后,任嚣和赵佗的政治思路一样,二人主导下的百越战场,对比于蒙恬北击匈奴迅速拿下河套地区有所不如,可是每年依旧在稳步推进,只是这个速度太慢了。

南北二地进无可进,始皇帝想要开海无可厚非。

“陛下,驺奉前段日子曾经上书,想要一观海图。”蒙毅思索之后适时开口。

驺奉,驺子驺衍的直系后代。

当代阴阳家不可忽略的人物,秦定水德,政权更替的合理性和解释,就是驺奉负责的。

秦覆周而立,不管怎么说都要有一种官方解释。

邹子的五德终始说就发挥了作用。

邹子提出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解释。

又说,代火者必水。

秦灭周王室,是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的。

驺奉适时出场,秦尚黑,为水德,代周者,秦也!

同时驺奉以五德终始说,邹子始终,等相关书籍作为理论依据,对秦国灭周的舆论以及正确性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也解释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合理性。

能称子者,基本上他们的思想都能被拿来引用解释政权的合理性了。

秦克周之时并非没有异议,没有舆论压力。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吉祥物,也存在了八百年!

那可是八百年!

驺奉当时可以说是一人独战天下名士,在驺奉带领下的阴阳家为秦国分担了极大的火力。

作为回报,阴阳家的核心理论得到了秦国官方背书,大九州正式能够被拿起来和九州说相提并论,始皇帝亲自承认五德始终说。

不太能打的阴阳家,因为驺奉的选择,突然就变得能打起来。

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不会回报的人。

如今许多年过去,驺奉早已经功成引退,隐居故乡齐地,不问世事,安心教授弟子。

驺奉的上书始皇帝看过,还特意派人复制了一份赵泗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海图给驺奉送去。

听蒙毅再次提起,始皇帝瞬间清晰。

驺奉!

阴阳家!

大九州!

学术的争端都是你死我活,如果有机会干死九州说,阴阳家必然会不遗余力。

(今天当一次懒狗,只有一更,昨天熬夜打游戏了,有点不再状态,而且也到剧情转折期了,我想一想后续剧情怎么展开。)


小说《扶摇直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就是没有纸的缺陷啊!”赵泗颇为心疼的看了一眼面前的缣帛开口感慨。

“这不就是纸么?”王离指着缣帛疑惑发问。

值得一提的是,纸这个字并不是在纸发明以后才诞生的。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纸指的就是缣帛。

纸这个字本身就是从缣帛之中提取融合而出。

“我说的不是这个纸……”赵泗摆了摆手。

“话说怎么造纸来着?”赵泗挠了挠头,赵泗看过不少小说,有些小说还是考究党,写的造纸工艺十分详细,问题是赵泗看的时候就把这段剧情当装逼剧情看了。

就记得主角造纸,纸出来了,震惊,发财……

对于造纸的工艺的了解,也就仅限于知道纸这玩意是用植物纤维造出来。

“不管,知道原理就行。”赵泗一拍脑子再次给军匠安排了一个任务。

造纸!

至于怎么造纸?

赵泗给出的帮助就是告诉军匠们,是用植物纤维制作。

军匠们不知就里,不过好在这也不是什么大工程,先研究着呗,说不定赵泗看到匠人们某些步骤就联想起来了呢。

只要不涉及大规模生产,其实耗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再说赵泗造纸也不是为了自己赚钱,就更不用自己出资了。

“你之前不是一直问我写的是甚?”赵泗看向王离脸上露出揶揄的笑容。

之前赵泗忙着回忆验算,王离询问大多也就是含糊不清的糊弄过去。

现在空了下来,也总结的差不多了,总算有时间教给其他人了。

作为自己的小伙伴,王离自然当仁不让的要第一个承受数学的折磨。

“这是我在海外看到的数算之书,习之简单实用。”

王离信以为真的点了点头,赵泗对王离展开了数学辅导。

而另一边……

驰道之上,始皇帝驾撵之中。

蒙毅将来自咸阳由王贲发出的急奏呈上。

“将卤盐制成青盐?成本和煮盐法相仿?还有可能降低?”虽然心中讶异,但始皇帝仍不动声色的看完整份急奏。

因为晒盐法还没有实验成功,故而这次上面的急报汇报的是赵泗煮盐之事。

通过种种手段,将卤盐,制成上等的青盐。

其中耗费的无非也就是人力和柴薪。

“盐多出于齐地,除却成本,沿途运输亦是成本高昂,关中各地,除了采买齐盐,只能开采井盐盐矿,却仍不能自给自足。若有此法,天下盐价都能下来许多!”蒙毅开口说道。

内陆地区的盐矿大多质量良萎不齐,除了上等的青盐,质量比不上齐地的海盐。

齐地打从春秋战国乃至于更久远的时期,就已经是天底下最大的产盐地,天下盐半出齐不是一句空话。

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虽然并未实行盐铁专政,但是也第一时间把控了大量齐地盐产地扩大生产。

甚至特意多修了一段驰道至盐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

但也仅限于此了,煮盐本就成本很高,再加上发送天下的运输成本,导致盐价一直居高不下。

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

赵泗制盐之术,一方面可以缓解天下盐半出齐的现状,按照此法,各地之盐矿皆可使用,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节省大量钱财。

最关键的是,大秦也可以大幅度缓解盐不够吃的困境。

事实上,哪怕齐地是产盐大地。

但是使用煮盐法这种较为原始的手段下,产量也一直不算太高,供应齐地绰绰有余,供应天下却也是力不从心。

除了齐地,其他地方的能吃的盐矿根本不够,而齐地哪怕在始皇帝征服以后已经扩大过生产,也依旧远远不足供养天下。

更不用说,急奏里还提到,赵泗正在实验晒盐法,有望进一步压低成本。

“不错!”

始皇帝按下奏折,难得的露出几分笑容。

这次旅途的归程对于始皇帝来说并不愉快。

他是因为身体不适选择提前归咸阳,但是一路上依旧车马劳顿,身体的不适感越来越强。

最开始只是偶有胸闷气短,现在随着车马劳顿和时间的推移,每次睡醒总是会大汗淋漓,走几步路也气喘吁吁。

甚至连“仙丹”的效果都越来越差,人也时常处于提不上劲的情况。

一路上,除了赵泗归来这件事以外,也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蒙恬北疆扫荡河套,如今进无可进,却又不能轻易退出。

修筑长城的劳役最近又发生了聚众哗变,不过被轻易镇压。

百越那边,赵佗进展也不大,按照赵佗的做法,大秦恐怕还要耗费十年乃至于更多的时间才能在百越站稳脚跟。

扶苏再次上书进言分封制。

归途中又遇到了刺客,虽然连自己的驾撵都没有靠近就已经伏诛。

“半两钱于各地推广如何?”始皇帝开口问道。

“恐还需数十年之功。”蒙毅开口回答。

秦朝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故而

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四步走的战略当中,统一货币被始皇帝放到最后。

倒不是说统一货币不重要,而是相比较于其他三个,统一货币得往后排排。

而且!

书同文车同轨可以同步进行。

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货币却不能同步进行。

也正是因为始皇帝将统一货币排到了最后,在历史上在他去世的最后一年才勉强完成,故而秦亡之后,天下诸侯并起,货币曾一度恢复混乱,直至汉朝初期还有各种货币掺杂使用的情况。

“十年……”

又是十年!

始皇帝皱了皱眉头。

统一秦之地和统天下之地是完全不一样的。

若是在关中推行任何政策,都不会如此之慢,可是天下,何其广袤?

北地虽然蒙恬已经驱逐匈奴,重新收复最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移民戍边,开垦耕地,修筑长城,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南边的百越也是如此,赵佗两面出击,一打二化,手段偏向于怀柔,非十年不得见效。

货币改革又是十年之功……

现在正在进行的政策很多都是宛若无底洞一般。

需要十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才能逐渐产生利益,百年恐怕才能堪堪收回成本产生回报。

始皇帝近些日子身体越来越不适,只恐觉得自己有没有那十年都不好说。

近些年来,收获最大的投资反而是当年出海的船队。

当然,前提是赵泗说的是真的。

譬如红薯土豆真的亩产五百斤,玉米真的倍短于小麦,海外之地的海图和地图是真的。

看着手中的奏报,始皇帝沉凝的脸上最终显出一丝轻松。

“加速,尽快归咸阳!”

回想起赵泗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海外风物,始皇帝讶然发现,赵泗这小子竟然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