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全本小说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全本小说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易阴阳”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赵百汇赵锦衣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个村子的事情很容易传遍村子,却很难传到隔壁村。......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4-02-09 19: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易阴阳”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赵百汇赵锦衣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个村子的事情很容易传遍村子,却很难传到隔壁村。......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一些人给的少了,那小随从居然还一脸不屑的问,你家老爷是哪位?


卧槽,这么多人给知府大人送钱,给钱的知府大人未必能记住,可没给的,知府大人肯定记得清清楚楚的啊。

于是一些人慌乱的说说错了,又咬牙添了一笔。

然后晚上等锦园回来的时候,笑呵呵的说,“先生,您猜猜,得了多少钱?”

“你笑得这么开心,看来是不少啊,那我猜一猜,嗯,三千两?还是五千两?”

“嘿嘿,您今年的税收任务差不多完成了,一共三万八千两银子!”

“三,三万,八千两?”林学瑾都惊呆了。

“嘻嘻,我也没想到他们给了那么多。”

林学瑾笑的苍凉无奈痛心,“哈哈哈,好啊,好啊,青江府一年赋税才两万多两,这些人送一次礼,就是三万八千两,这些人,可真肥啊…”

第三天,知府大人发请帖,宴请城里诸多有头脸的人物。

宴会上,知府大人露一面就走了,又是锦园姑娘坐在了同一张椅子上。

不少人看到这个身影都是一哆嗦。

锦园皱着眉说,“知府大人为了青江府操碎了心,日日夜夜都想着能做出一些业绩。”

“昨天,大人想出来一个好办法。”

“徭役本来是苦差事,大人本想取消徭役的,但是活又要有人干啊。”

“所以大人觉得如果能让大家吃得饱,活肯定干的又快又好!”

“可是怎么才能让大家吃饱呢?”

说完又眼巴巴的看着大家。

明明那么可爱的一张小脸,众人却仿佛见到了一头择人而噬的凶虎。

青江府记录在册的有十万户左右,平均一户一个适龄年龄的男子,就是十万人。

往常这十万人中的缴纳银子免除徭役的有一两万,是大家的经济来源之一。

一个人要吃饱,就是吃最差的粗粮,一天怎么也得五文钱,两个月就是三百文。

十万人,那就是三万两银子。

“大人要政绩,这件事儿汇报上去就是一个大政继,大人也不会忘了大家的功劳的,大家想想办法吧。”

还用想吗?不就是掏钱吗?

咬牙,掏!

晚上,锦园又拉着两车三万两银子回来了。

“先生,先生,今年的赋税任务完成了。”

“除了交四万四千两上去,还剩两万四千两呢。”

林学瑾咧了咧嘴,笑的比哭的还难看。

他以为要花时间来劝农,想办法好好治理地方,半年一年的才能完成任务。

可谁想到,这丫头一出手,三天时间就超额完成任务了。

他一时间茫然了,都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了。

“锦园,你说,接下来我们该干什么?”

“很简单啊,先把大街治理好,街上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

“然后买地,嗯,要地也行,从桃园村买来红薯种子,多多种地,秋天丰收的时候,很多人就不会挨饿了啊。”

是啊,多简单的方式啊,就照搬桃园镇的道路走就行了啊,让百姓不饿肚子就行了。

他这是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结果把以前的思维方式也给唤醒了。

“锦园,赵先生当初说的没错,你比我强!”

去年桃园镇种了上千亩红薯,秋天收货了四百万斤。

足够上万人吃一年的量,要是以饿不死的标准来计算,养活几万人都足够了。

赵百汇是愿意积极推广红薯的,可惜买来种的人很少。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消息传播速度太慢,一个村子的事情很容易传遍村子,却很难传到隔壁村。



终有一天,桃园村本身无法再扩大的时候,要往外面发展。

既然迟早要往外发展,那不如现在开始就打下基础。

到时候一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一般简单。

效仿着当初的桃园村,她手里还有一张建筑图纸。

于是就在矿场和高炉几里外的一块区域,开始了新的建设工作。

先是村委大院,然后是治安所,规划了几条街,在街道两侧建造商铺。

后面又是民居。

持续不断的雇佣人手,一部分去矿上,一部分加入建筑队盖房子。

完全就是奔着打造第二个桃园村来的!

而第二个村子的名字都已经取好了。

星火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矿上,两个浑身黑漆漆的人趁着中午休息,在吃饭闲聊,一个人说,“听说了吗?南边要建造一座新的村子。”

“我又不瞎,那么大的地方到处都在建房子,看样子如果建好了,几千人都住的下,兴许不是要建村子,而是要建镇子!”

“咱们村距离这里近,这要是建了一个镇子,对咱们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啊?”

“怎么可能是坏事儿?你看人家贵人每天大把大把的撒钱,手指缝随便漏出来一点,都够撑死你的了!”

“这么说,以后日子能越来越好?以后可能能吃饱饭了?”

“你现在还在挨饿吗?净提一些蠢问题!”

“聊什么呢?”一个人端着饭盒走过来,饭盒里有两个粗粮饼子,一盘炒青菜,里面可以看到几根肉丝。

先前的两人急忙让开一点地方,一人讨好的说,“刘管事,咱们这的伙食可真好啊,竟然还能看见肉。”

年轻的的刘管事咬了一口饼子,笑着说,“咱们这是重体力活,不吃点荤腥,顶不住啊。”

“是挺重的,不过只要顿顿给我吃这种饭,再重点我都受得了。昨天我努力了一把,赚到了十文钱!今天稍稍有点累,可能只能赚九文钱了。”

“我算过了,在这里,我一年能赚三两银子。”

“我要是在家侍弄地,一年也就弄个一两银子,吃的还是自己的,嗯,吃的还差。”

“咱们这要是一直有活,我就一直干。”

“要是没活了,干几年攒点钱,也能多买几亩地,到时候日子也能比以前好过很多。”

“想法不错,有希望,有梦想,日子才有奔头。”

“咱们这活啊,大概能干很久,就算这里的活没了,还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干活。”

“嗯,那我愿意在这里干一辈子!对了,刘管事,您一天多少工钱啊?我就随便问问,呵呵。”

“这没什么不好说的,我呢,负责安排统计调配后勤这些工作,不干体力活,所以工资低一点。”

“理解,理解,您干的是享福的活,挣得比我少,但是舒坦啊。”

年轻的刘管事咧咧嘴憋着笑说,“我因为是外派,所以拿三级工资,一块五,我呢,小学毕业了,每天补贴两毛,也就是一块七,哦,就是一天十七文钱。”

“十七文?”问话的男人愣住了,一时间饼子都不香了,内心有些无法接受。

这刘管事年纪不大,比自家儿子大不了多少。

在矿上一天天屁事儿不干,天天溜溜逛逛,跟个街溜子似的,居然一天赚十七文?

快顶上自己两倍了。

自己这每天累死累活的,才赚九文十文,凭啥啊?

男人酸了。

“那个,刘管事,我怎么能再多赚一点啊?”

“简单啊,星火村那边过几天就开放户籍了,去申请个户籍,一个月考察期过了,就是星火村居民了。


上午三户人家过来,来的时候就把所有家当都带过来了,其实本来就是三个贫户,没多少东西。

中午的时候基本上就都安排妥当了。

中院摆上了两个大桌子,锦衣稳稳当当的坐在主位。

三个丫头往两张桌子上端菜端饭。

四个菜,两个里面都是有肉丝肉丁的。

大米饭,白面馒头管够。

主桌这边,四个丫头坐在一边,对面是三个户主男人。

虽同处一桌,但是饭菜都是分开的。

在老赵家呆了这么久,她们已经越来越习惯和喜欢干净了,和别人用筷子在一个锅里夹菜吃,她们还真的挺难接受的。

虽然是几个丫头的爹,但是她们自己都讨厌对方身上那脏兮兮的感觉。

另外一张大圆桌坐满了十一个人。

“第一天乔迁新禧,老爷说请各位吃第一顿饭,不要客气,请用吧。饭菜管饱,但是照顾一下孩子,别撑坏了。”

过年都吃不上的好东西摆在面前,所有人都在暗暗吞口水,有太小的孩子想去抓,还被母亲用筷子敲了手背。

“大家别看着了,都吃吧。”锦衣先动了筷子,其他人才开始吃起来。

锦衣等四女吃的太斯文,让本来就有很大心理压力的三个男人吃的很小心,但是速度却并不慢。

小步勤捣腿,未必比大步流星慢多少。

“慢点吃,你是饿死鬼托生吗?”

“就不知道给你姐姐长点脸?噎死你算了!”

另一桌子就夸张了,简直像是战场,几个母亲根本管不过来这些孩子。

过年都吃不上的好菜好饭,已经让一些年纪小的孩子快乐疯了。

就是手背被娘给打肿了又如何,先吃进肚子里再说!

吃完饭,桌子收拾干净,锦衣摆摆手,锦绣将三个小袋子放在桌子上。

“老爷知道几位家里都不富裕,所以给几位预支了些工钱,一家五百文,家里缺什么,就去添置一些。”

几个男人不可置信的看着几个小袋子,呼吸都急促了起来,五百文,他们一年忙活到头,最后卖粮的时候才能见到这么多钱。

现在,就这么轻飘飘的摆在面前了?

“预支的钱,回头从工钱里面扣就好了。”

“工钱的话,我和老爷商量了一下,以雇佣的方式来,几位叔伯上一天工,暂定10文钱。”

“家里的女人,7文。”

“半大的孩子也可以做工,根据年龄可以拿不同的工钱。”

“这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表现,工钱随时可能变化。”

“工钱十天一结,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要是没什么事儿,大家就散了吧,明天开始正式上工。”

几个男人呼吸都急促了,自己一天拿十文钱,一年就是三两六钱五分银子?

自家婆娘一年下来也有二两半,这就是五两多了!孩子也能上工赚钱。

一般家里有十亩八亩田的富户一年也未必能赚这么多吧?

问题?自然有问题!

“锦衣姑娘,我有问题,我不想休息,我下午就可以上工,我全家都可以上工!”

锦园她爹王大狗呼吸都急促了起来,为了这个工钱,真的是把他家大驴大牛大马当牲口用了。

大马才四岁啊!

四岁的娃娃都想赚工钱了?

锦衣瞥了眼旁边桌子上还在狂啃馒头,一边还挨着她娘打的小萝卜头,点点头。

“可以,每天一文钱吧。”

算是千金买马骨吧。

一开始的时候赵百汇想着一家一天十文钱就能打发了,人家还是感恩戴德的那种。

但是想了想,有些事情还是早早的打好基础的好,就比如按劳分配。

出多少力,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吃多少饭。

三家人十四口,都过了考察期,一天就是140元。

他们工作,一天也就是一百文左右的工钱,不就是10元钱吗?

赵百汇感觉自己赚麻了。

而且还能千金买马骨。

等他们工作一段时间,这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啊。

还愁他们不把七大姑八大姨往这边拉吗?

“今天还是休息一天吧,孩子撑成这个样,还能干活吗?”

“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开始上工。”

锦衣起身往后院走,看到几个丫头似乎还想留下来和家人多待一会儿的意思,立刻拉下了脸。

吓得三个小丫头赶紧跟上。

几个丫头离开,众人感觉压力一轻。

老婆孩子都被打发去忙活收拾新家,三个男人坐在一起闲聊。

小半天过去,三家人也熟悉了不少。

孙铁柱说,“大宝兄弟,听说你前些日子病了,恢复的怎么样。”

“还好,多亏了大丫,哦,不,是锦园,锦园拿了钱回来,吃了好些天的鸡汤,恢复的挺不错的。”

几个人的话题纷纷转向各自的女儿,都是各种的骄傲。

同时期盼女儿有朝一日也能像锦衣姑娘那样有气势。

后院,几个丫头回来,被赵百汇叫过来。

“来来来,开支了,开支了。”

“以后咱们也十天一开支,一次也开100文,咱们可是技术人才,自然得拿壮劳力的工分!”

几个女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工分,但是知道钱是好东西。

不是第一次开支了,几个女孩子也都放的开了,纷纷拿起属于自己那份钱。

锦绣抓着小钱包,满眼都是小星星,幻想着可以给自己买什么东西。

现在家人都过来了,干活工作赚钱比以前过的好得多,也就不需要她补贴了,她就可以积攒自己的小金库了。

锦园把自己的钱塞给锦衣,这是还上次欠的钱。

锦衣说,“大家凑一凑钱,再买点布吧,加上上次剩的,应该够一人再做一件新衣裳。”

“这样我们平时也有换着穿的了,旧衣服就丢…,就给别人吧。”

“或者想留着干活穿也行,不过我估计大家以后都不会干什么太脏的活了。”

“下午几位叔伯应该会去镇上采买,锦绣你们谁想去的话,就把布捎带回来。”

几个女孩子听了都是满眼放光,毫不犹豫的把钱贡献了出来。

赵百汇看着大家呵呵笑,锦衣,你变了啊。

曾经那么懂节俭的人,现在居然想着丢掉旧衣服!

好,不错,我喜欢,继续保持。

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