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新书网 > 现代都市 >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章节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章节

理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朋友很喜欢《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这部军事历史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理振”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内容概括:顺带着对服务业的消费也大幅度降低,此时的佛山镇堪称“百业凋零”。月银七钱可不算低,这与此时光复军普通士卒的月饷相当。要知道在大明朝,匠户的地位在四民中仅高于商人,但商户好歹还能有赚钱的营生,而匠户就极其苦逼,若是那种自己开着小作坊的还好一点,若是给别人帮工的,每月有个五六钱银子就很不错了。更不必说这几年作坊铁铺大量倒闭,连这点收入也断绝了。至于第二、......

主角:朱由榔丁魁楚   更新:2025-04-18 15: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榔丁魁楚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章节》,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这部军事历史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理振”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内容概括:顺带着对服务业的消费也大幅度降低,此时的佛山镇堪称“百业凋零”。月银七钱可不算低,这与此时光复军普通士卒的月饷相当。要知道在大明朝,匠户的地位在四民中仅高于商人,但商户好歹还能有赚钱的营生,而匠户就极其苦逼,若是那种自己开着小作坊的还好一点,若是给别人帮工的,每月有个五六钱银子就很不错了。更不必说这几年作坊铁铺大量倒闭,连这点收入也断绝了。至于第二、......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全章节》精彩片段


一、朝廷在佛山成立武备局,招募工人,最低月银七钱,技术熟练的老工匠另算,而且有奖金。

二、对于尚在经营的民营铁铺,掌柜、老板等负责人,三日后可在临时行在前汇集报道,届时朝廷有事宣布,当然是好事。

三、以后佛山虽然还是一个镇级行政单位,但佛山巡检司改为巡政司,品级由正九品提升为正八品,虽然还归南海县辖制,但同时也受广州府知府衙门双重管理。

佛山镇属于工业城镇,人口密集,短短一两日之内,这一消息便传遍整个佛山镇了。

对于第一条,全镇的工人和百姓们都是举双手欢迎的,自从十几年前开始,各种原因作用下,佛山镇铁冶行业经营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有大量工匠失业闲置,失去经济来源,生活水平每况愈下。顺带着对服务业的消费也大幅度降低,此时的佛山镇堪称“百业凋零”。

月银七钱可不算低,这与此时光复军普通士卒的月饷相当。要知道在大明朝,匠户的地位在四民中仅高于商人,但商户好歹还能有赚钱的营生,而匠户就极其苦逼,若是那种自己开着小作坊的还好一点,若是给别人帮工的,每月有个五六钱银子就很不错了。

更不必说这几年作坊铁铺大量倒闭,连这点收入也断绝了。

至于第二、第三条,与普通镇民干系不大,但大家也能从中感受到朝廷和天子对佛山镇的重视。

不过两天的光景,就有超过七百名想要投武备局的工匠,在告示上指明的登记地点报到,由几名文吏登记造册。

到了第四天早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人。

与此同时,一百多名工坊、铁铺的负责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境,聚集在天子和钦差所在的大院门前的空地上。

数十名擎刀披甲的军汉宿卫门前,不怒而威,让一众商户心中更加难定。

这大院原是佛山镇中最大的商户之一冯氏的院子,之前钦差还没到佛山,由于听闻这冯氏家声不错,便派人递了拜帖了解情况。冯氏也很识趣,提前把自家大院腾了出来,表示提供给钦差临时办公居住所用,自己家搬进了一处偏宅。

胡璇也没做怎么拒绝,毕竟虽然他可以不挑住处,总不可能让后面来的天子也随便住个民房吧?冯氏这个大院虽然也不算多豪华,但起码是在这佛山最大的府苑了,勉强能保证天子的安全和居住。

所谓投桃报李,冯氏家主的果断投资并非没有回报,早在胡璇抵达佛山之后,便与冯氏透露了一些信息。

所以在这一百多人里,冯氏家主冯循安是最淡定的一个,不少其他商户都聚在他左右,想问出点口风。但冯循安只是表示此次召见绝对是好事,朝廷不会为难众商户,就不再多说。


朱由榔的想法也并不复杂,一方面通过向军中派驻文官统计军功,既能一定程度上限制虚报军功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部分监视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参军、主簿是军中主将的属下,但又不能由主将任免,既不可能干涉的到主将决策,又能让主将有所忌惮。

接着,一众君臣又讨论了一个多时辰,从粮饷问题到募兵工作,从辖制问题到文武分野,叽叽喳喳闹了半天,总算定下了一个基本方案。

首先,撤销现有的卫所、募兵编制,重新设立都督府统一管辖。

在这一点上,瞿式耜、何腾蛟是主张直接使用过去的五军都督府编制,但朱由榔却是赞同了吕大器的观点。即现在局势已经不需要过去那种五军分立的分权思想了,当务之急,不如直接学习太祖皇帝打天下时建立的大都督府,由天子亲任天下兵马大都督。

不过朱由榔取“驱除鞑虏、光复中华、重昭社稷、救济斯民”北伐口号中的“光复”二字,给这个大都督府重新定名为光复军大都督府,新编军队也以此得名为“光复军”。

大都督府设立大都督同知一人,大都督签事一人,大都督长史一人(均为正一品)。

大都督之下才分辖前后左右中海六军都督(从一品),同样设有同知、佥事、长史(正二品)。

其中海军都督府是朱由榔所提议设立的,这是他打算留给郑成功的位置,毕竟之前他已经封郑成功为左都督,现在降人家官肯定不合适,干脆给郑成功专门设立一个官职衙门。而且在朱由榔的初步设想中,北伐满清,郑成功的水师将会有极大作用,独设一军也是早晚的事。

而其中的长史一职便是朱由榔所提出的驻军文官,他还指定首辅瞿式耜为首任大都督府长史,并且以此为成例,日后大都督府长史均由内阁首辅兼任。

到这里,这个光复军的编制与之前明廷军制差距还不大,关键在于五个都督府之下。

由于废除卫所,每个都督所辖部队便不再以卫所区分,而是直接以一个新单位“师”为单位。

每都督辖前后左右中五师,师主将为总兵(正三品),以副将、参军为佐(从三品)。

每师又辖若干营(无定数),营主将为参将(正四品)或游击(正五品),以参佐、主簿为副(正五品或正六品)。

其中参将为师的常备主力部队,而游击则类似于后世“独立师”、“独立团”的侧翼部队。

再往下就是按照此时明军募军的一般编制,由哨总、把总、千总之类的辖制了。

除了编制之外,朝廷还重新理清了各品级武将所应授予的散阶,比如各师正三品总兵授予昭勇将军衔,正四品参将授明威将军衔,这就类似于后世军衔制度了。

除了编制问题以外,就是扩军工作了,有了一百万两银子底气的朱由榔出手也阔绰了许多,先拿出十五万两银子出来,由兵部官员出面,让亲军配合在肇庆、梧州、广州、惠州、潮州等地设卡征募青壮士卒。

以明朝后期的募军待遇,应征就给五两安家银,入伍后又给饷银每月七钱,一年约九两。

而与此同时进行的则是裁撤解散军中四十岁以上老弱,重新补充以十五岁以上,三十八岁以下的青壮。

兵部规划预计,此次扩军大约两万三千人,再算上被裁撤的老弱,整编后的两广明军应在五万人左右。

在充足资金的润滑下,这架吱吱呀呀的“袖珍”国家机器转动了起来,兵部开始组织外派官吏,与此同时,之前计划征募人才的陈子壮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约四百名来自两广、湖广、福建各个府县推举的原朝中离职官吏、未出世的举人、秀才等都向肇庆汇聚。

-------------------------------------

郭恪擎刀候在校场一旁,陪护着天子左右视察


王夫之一通从朱由榔那(事实上是朱由榔凭着后世记忆剽窃后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的“亡天下”思想)得到的“暴论”输出,既摆明了朝廷的合作态度,同时也站在了有利的谈判地位。

家、国、天下三重“道德绑架”之下,你大西军不和朝廷合作抗清,那就是“忘杀父之仇、背国家之义”而且还是坐视汉家天下灭亡的“汉奸”!

四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不知说些什么,李定国倒是想说,但此时四人中毕竟以孙可望为首,所以他也不方便独自说话。

最后还是四人当中以稳重著称的刘文秀打破沉默

“虽然天使这样说,可是朝廷想要与我等联合抗清,我等还是有些疑虑啊。”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当初我等追随义父,造过大明的反,占过朝廷的州郡,杀过朝廷的官,甚至,还取过不少宗室的性命,难道朝廷也都可以不追究吗?”

王夫之依然不为所动

“下官刚才说过,抗清乃是为保卫我汉家天下的大义、大业,在此汉家大义之前,无论过去是官军也好、民军也罢,只要能抗击清虏,不管是什么人,皆可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天使,这东西总不能听您和朝廷的一面之词吧?”

孙可望在旁尖利问道

“就是!若是朝廷先稳住俺们,让咱们给你们卖命,完事儿又翻脸不认人怎么办?总得给俺们一个保证吧?”

坐在右侧末位的艾能奇大声出言应和,艾能奇在四人中资历最浅,能力也不算强,处于四人中最末尾,但脾气却是比较粗犷,无甚花花肠子,直来直往。

刚才他一直没说话,他对这些和朝廷的事情也不太懂,但造了这么多年反,明朝那些个督抚大臣是个什么性子,他还是略有领教的。现在跟你好言好语,那是因为需要你,等到时候用完了,卸磨杀驴、鸟尽弓藏也不只是什么话本故事。

“那艾将军以为,朝廷当如何给出这个保证?”

王夫之一脸认真,并无玩笑之色,却是让艾能奇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他想了想,看了一眼孙可望,这才道

“俺们若是要朝廷不得干涉军队指挥,不得换掉俺们的将佐,如何?”

“可以”

艾能奇哑然,又紧接着“顺杆爬”

“如若俺们希望朝廷不得派官吏来俺们云贵这边呢?”

“可以”

这回艾能奇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

但王夫之却接着说

“下官临走之前,陛下有过交代,只要抗清,只要能够联合一致,无论什么条件,朝廷都可以答应!”

“陛下说,如果四位将军还不安心,那么,大不了他就封四个国公乃至四个异姓王,赐四张丹书铁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千秋大义在前,春秋褒贬在后,河北、中原、江南亿万士民尚在胡尘哀嚎!四位将军,只要能够抗清,朝廷什么都可以忍!天子都可以让!”

在一片沉默之中,孙可望总算低头,开口问道

“那按照天使的意思,朝廷打算安排我们这些人?”

虽然心中不甘,但他还是不得不接受联合的提议。因为他知道,在张献忠死前留下了让他们投奔明廷的遗言后,又加上张献忠惨死于清军之手,西军将佐就有大量支持联明抗清路线的。

其中尤以李定国为甚,其余除了没什么心思的艾能奇,刘文秀虽然嘴上不说,但孙可望能感觉出来,他是有些偏向于李定国的主张的。

如果说之前作为西军残部名义上的首领,孙可望还能以各种理由、谈判条件、明廷态度之类的搪塞这些联明派,那么现在这种明廷方面已经明确表示:只要能够抗清,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什么条件都可以让步。

他这时要是再反对或是搪塞,恐怕那些之前跟着李定国上演“以死进谏”大戏的将佐们,就不仅仅是“以死进谏”这么简单了。

接着,李定国、刘文秀又向王夫之询问了一些细节。

王夫之明确表示,只要西军能够接受与明军合作,天子愿意拿出一个独立编制,直接就地把西军改为光复左军,而且左军都督、佥事、同知等一系列将帅编制,以及以下师、营总兵、参将等等的人事任免均由西军自行推选,明廷一概不干涉,只要报上来就批准。



结果不仅全军两度差点崩溃败北,而且就算打赢了,伤亡也极其惨重。

根据刚才郭恪报来的粗略统计,此战俘虏李成栋部汉军约四千多人,佟养甲八旗部汉军及包衣奴、披甲奴等二百余,而真正的满蒙八旗,不足六十。

其余悉数被杀

而明军呢?光朱由榔自己的亲军三部,就伤亡超过一千五百人,各部明军加起来,仅战死就超过五千,至于受伤的士卒至少也有六七千。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两倍以上兵力优势下,伏击不足自身一半的清军,并且这些清军中还有三分之二不过是汉军绿营,明军都只能打出一比一的伤亡比。

而且还差点直接在战场上崩溃。

如此军力,拿什么和清廷打?

一战即败、一触即溃!

若非今日朱由榔以身犯险,整顿士气,恐怕大军早已如鸟兽散,遁逃四地,南明小朝廷也又得一路西行了。

想要北伐满清,这些松弛腐坏日久的明军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必须要重整新军!

此战过后,朱由榔在军中威望正如日中天,而且这三万明军虽然之前不堪用,但经此血战而胜之后,也重新找回了几分血气,重新整编后未必不能成为一支精干力量。

“陛下!广海卫指挥使庞刚来报,说是李成栋求见陛下。”

一名亲卫走入帐中,恭敬跪下请礼报告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