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阅读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厥李承乾是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脑洞山峰”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
《完整阅读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精彩片段
山腰处有一块平地,平地之上就有几间茅舍,茅舍的前后都被人为开垦过,不过种的并不像菜蔬,更像是一些奇草。
一个八九岁的童子,穿着一身小号的道袍,头上梳着道髻,提着一个精致的小铁壶,正在给这些奇草浇水。
他浇得很认真,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数数,数到三时,就会移开壶开始浇下一株。
“孩童,请问孙神仙是在这吗?”
童子抬起头,见来了这许多人他也不怕,摇头道:“这里没有神仙,只有我和师父还有师兄,他们上山采药去了,
家中没有多余的米粮,只有些许药材不值钱的,师父用来给人救命的,你们可不能抢。”
好嘛,把他们当成打家劫舍的了。
程知节则对李厥道:“看来就是此处了,只是人不在甚为麻烦,也不知孙神仙在何处采药?”
李厥让薛礼放自己下来,来到道童面前道:“我帮你。”
“不用,这是师父教给我的课业,师父说我性子太急,给药材绕水可以静心,不能假手他人。”
道童嘴上说着,眼中又瞟了一眼程知节几人,他有些想不通,这帮打劫的,为啥还带着一个孩子。
“我们不是劫匪,而是来求你师父看病的。”
道童这才恍然回道:“就我一人看家,师父晚上必然会回来的,你们就等等吧。”
听到此话,大家也暗松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却见一个老道士带着三个年轻的道士往这边走来,每人手中皆拿着药锄,背上有一背篓。
程知节见到来人大喜,赶忙上前行礼道:“晚辈见过孙神仙。”
李厥打量着老道,有点像年画里的寿星公,唯一不同的是,虽然寿眉很长,胡子也很长,但包括头发在内,全是黑的,并无一丝花白,
面色谈不上红润,但也不像老者那样枯容,笑容很是慈祥,
对着程知节还礼道:“无量天尊,老道见山下有大军停驻,想来是家中有客,不想是卢公当面。”
“实不该打扰老神仙清修,然皇嫡孙有急事找您,晚辈不得不星夜护送而来。”
孙思邈轻哦一声,目光看向站在田垄之中的李厥,缓步上前,来到身前弯下腰,手在李厥的后背轻拍了几下,
原本李厥赶路颠簸心头还有些许烦躁意,神奇的是被拍了几下,立刻就感觉好多了。
孙思邈手指在他的腕上搭了一下,然后双手自头开始,一寸寸的直到摸到脚踝,这才起身在他的头上轻拍一下笑道:
“没有隐疾,是个好孩子。找老道有何事?”
李厥深施一礼道:“请老神仙救我姑姑一命。”
孙思邈想了想,也知晓了他所指何人,摇摇头道:“药医不死人,公主之病十岁老道就已诊过,
若是保养得宜,不求生子的话,或能挺过三十寿数,非不救,实老道无能也。”
李厥对着程知节道:“卢公,我要单独和老神仙聊几句。”
“厥儿…”
“姑父,也请您暂避吧。”
孙思邈只是微笑的看着他安排,见此也对其中一个稍长的道士道:“安排静室。”
片刻,两人坐在了茅屋左厢的一个房间中。
李厥这才道:“老神仙,今日所说有些匪夷所思,若您不信还请不要外传。”
“放心吧。”
“日前听得姑姑生病,问询之下与我皇祖母病症几乎一样,忧思难眠,许是诚立感动三清,
一日午梦,见一老者告知我一方,言可治气疾之症。”
孙思邈依旧微笑着,片刻才轻哦一声道:“那么皇嫡孙是否记下方子?为何不对陛下言,而是不辞劳苦到我这里。”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都在盼着朕早点死吗?”李二将眼前的奏折一扔,颇为愤怒道。
其实,这两天李二的心情还是不错的,造反的事终于尘埃落定,结果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他打算放过此事,全力准备征高句丽事宜。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他的血液中就流淌着好战二字,当然,他不像杨广,为了大唐和江山,他能做到隐忍。
玄武门之变不久,颉利和突利听闻,起兵攻来,当时一度攻到长安附近的渭水河边,
李二故布疑阵,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共六个文官直接在渭水边直面突厥二十万大军,现场痛斥颉利背信弃义,
然后又令尉迟敬德等人,迂回到颉利大军身后大造声势,
最终让颉利心生疑虑,签下了渭水之盟,虽然危机化解,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可是把整个长安的金银和布帛都搬空了,
才满z足了颉利的狮子大开口。
对于一个百战名帅来讲,这是何等的耻辱。
他隐忍三年,终于在贞观三年令李靖为帅,出征突厥,大败突厥并活捉了颉利。
但原本的好心情,却被今日的奏表给打破了。
因为今日的奏表中,有一半是在催促他尽快立太子的,一个两个人说,他明白这是为大唐好,
但说的人多了,怎么不让他有一种这帮人都在咒他死的心理。
恰在此时,房玄龄求见,他平复心情宣了。
“陛下,三字经的跋已经注好,请陛下过目。”
李二听到三字经,面上神情稍缓,接过之后就看了起来,所谓的跋类似于后世的序,还有注解的意思,
这个跋就写的很是详尽,毕竟是作为启蒙之用,所以一部分典故也都作了注解。
看了片刻,他满意的点头道:“爱卿辛苦,整理好后,就按此颁发各道各州吧。”
房玄龄走后,李二将奏折一收,抻了下腰起身走了两步问道:“说起三字经,朕好像有两日未曾见皇嫡孙了。”
“陛下,这两日皇嫡孙皆来给您请安了,昨日您在早朝,今日你还未起床,他言孝道在行亦在心,
所以他两次都没有等,而是回去上课,言努力向学亦是孝道。”
李二哈哈一笑,抬手点着畅清道:“那小家伙分明就是不想等,所以才会想出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来,这两日他真的在学习?”
“不是!”
“哈哈,朕就说嘛,他母亲这次许是吓坏了,至于他的几个先生也已离开,他和谁学?”
“皇嫡孙在行商贾之事。”
李二面上笑容不见了,片刻语气微冷道:“何人所教?”
畅清将一张纸,递至了李二的案头。
李二狐疑拿起看了一眼,对于李厥的字他已经很熟悉了,三字经已经令人抄了不少份,
而自己孙子的原稿,他早就给收了上来,不时也会翻动一下,却见纸上内容写道:
“畅公,我父亲不日要入空门,我和大哥以后或不能常侍左右以全孝道,想以金佛代之。
我和大哥皆无封地,若求皇爷爷厚赏,又恐皇爷爷闻知生气,所以我欲借东宫几物,售出换钱。
想着等此事过后,再向皇爷爷言明,又恐皇爷爷提前知晓,再责罚我与大哥。
畅公,我先告诉您,若是皇爷爷未发现,您就当啥事没有,若是发现,还请您帮我言明,
为酬畅公之恩,我请你吃鸡。”
李二看完,面上表情怪异,不过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居然和朕玩起了心思,畅清,皇嫡孙真的送鸡给你吃了?”
“确实,皇嫡孙令人送来一只鸡,外表用黄泥包裹,入火烤透,然后敲开泥土,内里有荷叶三层,揭开之后满屋生香,久久不散。”
“哼,有如此美味,为何不给朕,小子该打。”
虽然如此说,但他的面上还是带着笑意。
通过之前李厥的所作所为,李二哪还不清楚,这就是李厥通过畅清的手递上来的原因,
别小看这过了一人之手,通过他的手一转换,不仅事情的性质变了,而且也全了孩子的孝道。
毕竟,若是李厥亲自告诉李二,他必不会让孩子为难,赐下金银,那到时就不是孩子的孝道了,而变成自己的恩赏。
有计谋,且心思通透,这一刻他是真的高兴。
“若是观音婢见到她孙儿…”
说到这里,李二突然住嘴了,长叹一口气,坐下之后将那张纸小心的捋平。
畅清自然明白李二为何住嘴,长孙皇后若在,见孙子如此聪颖必然是高兴的,
但若长孙皇后在世,看到李承乾造反,又不知得有多么的伤心。
其实这是李二的一厢情愿,长孙皇后要活着,李承乾估计也不会造反。
恰在此时,有人禀报,畅清走出去,片刻再度回来道:“陛下,皇嫡孙与皇长孙进了蜀王府邸约两盏茶的时间,
蜀王拉着两人出来,松手时一不小心,皇嫡孙顺着门前的台阶滚了下来。”
李二大惊道:“朕孙儿如何?”
“皇嫡孙面上被擦破了皮,皇长孙大哭,言未保护好弟弟。”
李二先是松了口气,接着面上变得平静,缓缓起身一言不发。
畅清知道,这个时候的陛下才是最可怕的,比他大怒大喝胡乱扔东西时,还要恐怖。
“李愔,朕的第六子,厥儿和象儿的亲叔叔,若废太子仍在东宫,他会有此胆否?想来是巴结都来不及。
现在…呵呵!”
李二来回踱了两步,看向畅清道:“你亲自去一趟蜀王府惩治蜀王,仗五下,闭门三月。”
“陛下,因何?”
“朕教训自己的儿子还要理由吗,去吧。”
……
东宫中,李厥不停的抽着鼻子,作的什么孽啊,这都第二次了,
这小身体太弱了,本想做做样子,结果一个控制不好,脸搓到台阶上了,真他玛疼。
“厥弟,都怪大哥没本事。”
“大哥,你就别哭了,堂堂男子汉怎么老掉眼泪了,搞得我都以为受伤的是你不是我。”
李象擦了一下脸道:“我看我们还是别折腾了。”
恰在此时,无意走了过来禀报一番,李厥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脸也不疼了,好吧,压根忘了还有脸这回事,
起身兴奋道:“大哥,走,赶上大车,我们去四叔那里。”
“厥弟啊,四叔虽然不打人,但也比六叔好不到哪去,我怕我们连王府的门都进不去啊。”
“今非昔比,放心吧,四叔一向甚喜我俩,他肯定会很热情的,说不准还会留我们用膳呢。”
还有逢到灾年、重疾等,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只能把地卖了,这类人要想活下去,最后只能变成大户人家的佃户。
唐初,因为地广人少,土地兼并尚不严重哈。
李厥说的很琐碎,一是他之前并没有打腹稿,其二他本就不打算说得太深,毕竟他才五岁。
好吧,已经很妖孽了,从房玄龄已经扯断好几根胡须便可看出来。
聊了半个时辰,李厥没有再掏新观点,房玄龄体谅他还小,以为他乏了,起身欲告辞。
“郡王,你今日教老臣颇多,作为回敬,老臣也教你两典,一是韩信之计,明修栈道也,
二是汉说苑中言,螳螂捕蝉也。”
说罢,也不等李厥问及就提出了告辞。
送走老房,李厥回厅落坐苦思,这帮人说话非要说一半留一半,真烦人。
老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个可以都算是计,也可以都说是某人的处境。
历史不好,真头疼。
“无意,把汉书给我找来,对了,还有史记,还有那什么说苑。”
……
今日李泰可谓是春风得意,领着鸿胪寺卿和一帮小弟来到了城外。
昨日晚间吐谷浑已到城外的驿所,上表朝见,李二就令李泰来迎。
虽然吐谷浑已向大唐臣服,但毕竟是山高地远,并没有纳入道州治所,还属于大唐的属国,
当然吐谷浑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牵制吐蕃,所以李二对于现在的吐谷浑还是很看重的。
朝堂之上,李二和重臣皆在,吐谷浑使臣到来,直接行的是跪拜礼。
奉上朝见的礼单,大多是以牛羊为主,又递上了国书。
吐谷浑是鲜卑族建立,就是那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氏,也是五胡乱华的一支。
现在吐谷浑的可汗是慕容诺曷钵,此次他之所以派使臣来朝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求和亲。
李二没有急于回复,而是让鸿胪寺卿带着使臣到四方馆暂留。
待人退下,他才看向众臣道:“各位爱卿,对于吐谷浑的请求如何看?”
长孙无忌当先出班道:“陛下,吐谷浑地势险要,又兼牵制吐蕃之责,在臣看来,若是和亲能收异族之心,也不为是一条良计。”
李二微一点头,又看向他人。
其实和亲在当下看来,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自西周就有,汉虽强也有不少例子,
毕竟在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所有人或物,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段。
李泰看了眼左右,见无人出班,他起身道:“父皇,如今吐谷浑主动请求,在儿臣看来此是好事,说明其心向大唐,并无异心。
儿臣认为可以答应,不能凉了蕃属之心。”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道:“吾儿此言善。”
得,原本还有点不同意见的人,也明白了李二何意,索性闭嘴,不然可能又得触怒龙颜,不划算。
见无人再出班,李二看向长孙无忌道:“长孙爱卿,你和魏王齐议一番,看看由谁下嫁最为合适?”
“喏。”
李二宣布退朝,再次留下了几个心腹重臣。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本认为又是议储,但进入内殿才发现错了,李二是和他们协商进攻高句丽的事宜。
高句丽从隋到初唐,似乎成了每个皇帝的心病,原本历史自隋到唐,一共征高句丽十二次,从这个数据就可见一斑。
杨广征了三次,结果把隋给拖垮断送了。
李二在位时同样征了两次半,第一次大功在即,但在安市城遇阻,恰逢冬日来临和薛延陀入侵大唐,所以不得不班师回朝,稳定国内形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