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丁伟太史慈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小说三国:我与群雄争天下》,由网络作家“虎啸山林多情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虎啸山林多情剑”的《三国:我与群雄争天下》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丁伟在这儿自顾自想着,却把公孙瓒给晾在那儿,公孙瓒心中有些发慌。“主公……”赵云察言观色,发现丁伟表情有些诧异。“哦……”丁伟赶紧将思维拉回来,“不必多礼,公孙校尉,那日我们在远处,看到你指挥守城,勇而有智,确为将才!”“丁将军,那日救我的是将军您?”“是子义和子龙救了你,子龙射死了放冷箭的鲜卑将领,子义射落了那支飞向你的冷箭......
《畅读精品小说三国:我与群雄争天下》精彩片段
“怎么认识?还不是你的白马义从!整个三国,骑兵都很奇缺,你倒好,还整出了个白马义从,这纯粹是炫富呀!”丁伟想着,都有些心理不平衡。
“我乃圣上亲封的荡寇将军丁伟,奉旨前来幽州,抗击鲜卑!”
丁伟一亮出身份,公孙瓒立刻跳下马,恭敬地对丁伟施了一礼,“末将公孙瓒参见丁将军!”
荡寇将军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好歹有了将军的头衔,比公孙瓒的渔阳校尉大得多。而且,他是奉旨从青州过来的援军,是青州出征幽州的统帅。
“公孙瓒?”丁伟在确定了公孙瓒的身份后,第一反应就是把他收为自己的手下。尽管公孙瓒后来也是一方诸侯,这样的人骨子里就有一股野心,是很难收服的,但现在毕竟还很年轻。
不过,细细一想,觉得又不可能,人家可是渔阳校尉,和他以前的北海校尉是一样的,不像他手下其他人,都是白身。
丁伟在这儿自顾自想着,却把公孙瓒给晾在那儿,公孙瓒心中有些发慌。
“主公……”赵云察言观色,发现丁伟表情有些诧异。
“哦……”丁伟赶紧将思维拉回来,“不必多礼,公孙校尉,那日我们在远处,看到你指挥守城,勇而有智,确为将才!”
“丁将军,那日救我的是将军您?”
“是子义和子龙救了你,子龙射死了放冷箭的鲜卑将领,子义射落了那支飞向你的冷箭。”
丁伟说得轻描淡写,但公孙瓒听得却震惊异常。那天的事情发生后,他仔细看了远处,发现周围只有在百丈之外才有可能藏人。但那样的距离,如果是他,绝不可能射得那样准,也不可能有那样的力度。
后来公孙瓒认为,肯定是城上有个隐藏的高手救了他,因为他师父曾说过一句话,真正的高手在江湖!
现在一听丁伟所说,再想那百丈之外飞来的凌厉的两箭,看向赵云和太史慈,眼中满是崇敬。
“多谢二位将军相救,他日若用得着我公孙瓒,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公孙瓒,这只是举手之劳,不必在意!”太史慈笑着摆了摆手,“我那天也看到了,你的武艺不错,跟着幽州军也没啥前途,不如和我们一起,跟着我家主公,将来一定可以建功立业!”
太史慈看到公孙瓒心里喜欢,直接给他大哥丁伟招揽。公孙瓒听了此话,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这个……我受刘太守的提携,当报知遇之恩,还望丁将军……”
“公孙校尉不必在意,子义只是说笑而已。虽然我们不在一个阵营,但都是为朝廷效力,也是袍泽。不知公孙校尉可否和我一同追杀鲜卑军?”
“如此正合我意!”公孙瓒立刻上马,一声令下,几千骑兵如洪水般向鲜卑军逃跑的方向追去。
这一路追杀,公孙瓒非常兴奋,一直追出了约三百里才停了下来,杀死鲜卑军上万人。丁伟的军队连日来长途行军,人还可以坚持,但是战马已经很累了,因此落在了公孙瓒的后面,不过收缴了许多财物和战马等。
第二天中午时分,丁伟和公孙瓒带着大军得胜而归,他让廖化和夏候兰将缴获的战马和财物押送回去交给苏林,自己带着周仓、赵云、太史慈和一千兵士赶往蓟县。
公孙瓒已经将丁伟来援幽州的消息禀报给了广阳太守郭勋,丁伟来到城门口时,已经看到郭勋正带着一班官员迎接。丁伟走过来时,众人赶紧迎了上来。
两山夹一峡谷,草木清秀,一条小河从谷中缓缓流过。河岸上,有一座茅屋。茅屋的后面,有两匹马,一匹白马,一匹枣红马,正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
茅屋的前面,摆着一张桌案,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相对而坐,在他们的前面,分别插着一支亮银枪,和一副宝雕弓,箭壶里插满了羽箭。
“子义兄,请!”
“承恩兄,请!”
两人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这时,站在他们后面的两个仆人,赶紧端上了香案,又为他们重新斟上了一杯酒。
两位少年再次端起了酒杯,起身站在一起,面对香案,双膝跪倒。
“我丁伟,丁承恩!”
“我太史慈,太史子义!”
“今日结为异姓兄弟!”两人同时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两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猛地摔在地上,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多么熟悉的场景啊,但却不是熟悉的人。不过,和历史上著名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发生的时间却很相近,地点也不远。
这是公元183年,汉灵帝光和六年,青州北海郡国的一座山谷。
太史慈,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大将,弓马娴熟,勇贯三军,先在刘繇手下,后跟随孙策,屡立战功,官至建昌都尉。荆州大将刘磐,力能拔山,武艺超群,江东众将无人能敌,唯有太史慈能和刘磐对战,因此,太史慈一直守在南方,直到病死。
丁伟是谁?这个名字现在还很陌生,因此还需从头说起。
并州刺史丁原,在抗击外族的入侵中,屡立战功。但由于少识诗书,虽贵为刺史,然并不为当时士人之所接受。因此,他将自己唯一的儿子,丁伟,送至北海郡,拜孔融孔文举为师。虽然孔融此时只有三十多岁,但因其救张俭之故,又是孔子的二十代孙,文士之名早已享誉中原。和边让,陶伷共称三杰,在士人之中颇有影响。
然而,世人所不知的是,此时与太史慈结义的丁伟,并非原来的那个丁伟丁伟。
丁伟,21世纪,中国某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生,因爱好室外运动,与几位学友相约攀登华山,不幸失足坠落,却没有想到,灵魂穿越到东汉末年,同样叫丁伟的,同样是坠崖身亡的一个少年的身上。
从丁伟的穿越,到现在,已经整整三个月时间。他也由起初的,不安,惶恐,到后来平静,再到现在,变得格外的兴奋。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悲惨的时代,同时,却又是一个,英才辈出的伟大时代。作为一名中文系的高材生,他对这样的时代再熟悉不过了。而对于作为并州刺史丁原的大公子,这样的身份,也兴奋不已。更让他兴奋的是,他竟然与东汉末年的名将太史慈结为了异姓兄弟,他们都生于公元167年,而他做了太史慈的大哥。历史上的丁伟,如果不是因为意外死亡,应该会有一些成就的,单凭他结识太史慈,就说明问题,现在的丁伟,只不过捡了一个便宜。
丁伟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丁原会收吕布作义子,原来是他唯一的儿子,年仅十七岁就意外身亡。看到一表人才的吕布,又武勇异常,才产生了喜爱之意,可惜他认人不准。看来在这一世,丁原不会再收吕布作义子了,吕布也将会少一个三姓家奴的骂名。
“东汉,我来了!三国,我来了!”他在心中呐喊着,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兴奋,但是他明白,他现在心中却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立志改变这种“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悲惨世道,好像有一点,不让后来五胡乱中华的惨剧发生,这还是哪年哪月的事呀!凭着1900多年的知识和经验,建立一个强大而繁盛的王朝?这也太大了吧,前世的他只是一个大学生,只是想以后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哪会有这么大的理想呀?不过,做一个名将,或者说文士,还是可以的,当然可以泡泡三国的美媚呀,这是必须的,这三国的美女,貂婵、蔡琰、大小乔、甄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乱世很快要来了,要是没有实力,恐怕连命都保不住,还想什么美女呀,现在想的应该是如何收名将,谋士,咱也做一个诸侯,好像又要争霸了,头疼,干脆先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
夜幕降临了,太史慈与丁伟,两人都已经微醉,在帐篷中和衣而卧。现在虽然是阳春三月,但北海的天气仍然像是隆冬,无花只有寒。
“呜——”
半夜时分,忽然阴风怒号,似乎有千军万马杀来,两人都从梦中惊醒,一跃而起。丁伟手握亮银枪,太史慈摘弓取箭,一纵身两人同时冲出屋外。
黑暗中,只感觉到冷风像刀剑一样,吹在脸上,疼痛不已,风中还夹杂着石块和枯枝。丁伟舞动长枪,将袭向他们二人的石块的枯枝一一击飞。
“吼——”风中传来一声低沉的虎啸。
“公子,小心,有猛虎!”一个仆人惊呼一声。
丁伟和太史慈同时侧目,只见一头巨大的斑斓猛虎,带着雷鸣般的声音,迎面冲来。两匹宝马一声长嘶,后退数步。两个仆人已经两股战战,不能自已。
丁伟哪见过这种阵势,前世老虎虽然见过,可那是在动物园中,那些只不过是一只只的病猫,他的身体有些发抖。
“畜牲,来得好,看箭!”太史慈说完,立刻一箭射出。
丁伟一看,马上镇静下来,有太史慈在,怕什么老虎呀!好在刚才的窘相大家都没有发现,要不他的形象可就要毁了,于是将手一抖,一个标准的投掷标枪的动作,异常优美,手中的亮银枪也像一条长蛇,迅速地袭向猛虎!
“噌噌”两声,箭和枪带着火光,狠狠地刺入猛虎铁身体。
“刷……”一道闪电,照亮寰宇,紧跟着轰隆一声炸雷,仿佛要震裂大地。
雷电声中,丁伟和太史慈,仿佛两尊天神下凡,毅然不动。
猛虎卧在他们面前两丈远的地方,也是一动不动。
风停了,山谷中恢复了平静,乌云也渐渐散去,皓月如霜,北方的天气变化地非常快。
“哈……”
丁伟和太史慈相视大笑,不理会猛虎和依旧在恐惧中的两个仆人,手挽手,重新走入帐篷中,同榻而眠。
仿佛昨夜的一声炸雷,惊醒了万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入山谷时,小草偷偷地爬出了地面,终于看到了春天的足迹。
丁伟已经早早醒来,不过他仍旧躺在茅草铺的成的床榻上,心中思绪万千。现在是公元183年3月,距离历史上的黄巾起义还有十一个月时间,尽管他不愿意多想,可是黄巾起义,依旧会如期到来,那时若没有准备好,一切皆是空的。怎么办?在黄巾起义前,他必须要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获得一地的太守之职,最低也要成为一地县令。黄巾起义时,便可响应朝廷的号召,自募兵丁,立下战功,这样才可获得世家的支持,以及以后名士的投效。加上父亲并州刺史,在将来的乱世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他明白,在东汉末年,世家的力量是大于朝廷的力量的,没有世家的支持,是绝不可能成功的,可现在,他需要时间。
那么在这十一个月的时间中,他必须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提高声望,结识英雄豪杰与各地名士,第二,要名扬洛阳,让朝廷和世家认可,模模糊糊的,心中有了一些目标。
“公子,公子!”丁伟正在想着以后的路该怎样走时,忽然一个仆人大声喊道。
丁伟与太史慈同时跳了起来,“什么事?”
“公子,你们出来,快看!”
两人同时走出茅屋,定睛观瞧。只见在他们的正前方,有一块野牛般大小的石头,而在石头上,深深地插着一支羽箭,和一支亮银枪。
箭,正是太史慈射出的箭,而枪,正是丁伟的亮银枪!两个仆人满头大汗,显然他们试图拔出箭和枪,可是没有成功。
丁伟和太史慈一见,同时哈哈大笑,上前一步,分别拔出了箭和枪。
“大哥,好枪法!”
“二弟,好箭法!”
“哈……”两人又是一阵大笑。
“大哥,此情此景,当浮一大白!”太史慈说。
“好!”
两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喝完后,丁伟一摔酒杯,大声道,“二弟,此情此景,当赋诗一首!”
太史慈一拱手,“大哥之文采,小弟望尘莫及。还请大哥赋诗一首,小弟洗耳恭听!”
“好!”丁伟大喊一声“好”,向前迈出一步。
“林暗草惊风,少年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好,好,好!”太史慈连声说好,看向丁伟的眼光都变了,心中对这个大哥佩服可的真是五体投地,这才是文武双全呀!将来堪比卢植的一代儒将!虽然他不会写诗,可是会欣赏呀
丁伟暗中偷乐,心说,“四百多年以后的诗,能不好吗?卢纶啊,不要怪我,谁让我比你早生四百多年呢!”
“二弟,当今世上,只有你才配为兄此诗啊!”丁伟一看太史慈高兴,索性继续恭维。
太史慈心中欢喜无比,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位名将,这些话显然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但嘴上仍然在推诿,“哪里哪里,大哥过奖了。”
从此之后,太史慈神箭之名没有传开,丁伟一代儒将的名声,却传遍了整个北海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