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你这电动汽车太慢了,快要迟到了。”陈阳看着自己的电子手环焦急的说。
陈阳爷爷陈程满头大汗:“哎,这不堵车吗?”
“行吧行吧,您停车吧,路上慢点,还有两公里呢,我下车跑步过去吧。”
陈程无奈的把车停在路边,嘴里嘟囔着:“迟到就迟到了,你个小学娃子,安全第一,着急啥。”
陈阳夺门而出:“那可不行。”
陈程:“你慢点,注意安全啊。”
“知道了,爷爷。”陈阳飞奔着往学校的方向跑去。陈阳知道,去学校的方向,有一条曾经的民居小巷,那是西城区还没有改造旧房改造完的平房区。
这条弯弯曲曲的小巷穿行而过,比全部走大路能节省一段时间。
陈阳毫不犹豫的向那个方向跑去。距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几分钟,必须加速冲刺。幸亏陈阳的速度风驰电掣,而一直比较瘦的身材也算适合中长跑。
陈阳的瘦并不是麻杆瘦,这几年不间断的跑步,踢野球,已经初步有了点腱子肉,类似于那种精瘦。
就在陈阳奔跑着,左拐右拐将要穿越出这片未拆迁的平房区小巷,突然小巷的丁字巷猛不丁窜出一辆电瓶车,陈阳是结结实实的撞在了电瓶车上。
“哎呀。”陈阳顾不上自己碰疼的膝盖,连忙定睛一看,一位30岁左右的阿姨,和一位小女孩已经被自己碰倒在地上。
小女孩陈阳认识,是自己的学前班同学,张小静。
张小静从其他幼儿园来学前班那个时候已经是半个学期过去了。所以陈阳只和张小静做过多半年同学。
两人虽是同学但从未说过话。那时候,张小静还刚换完奶牙,说话的时候,上面的一排牙有一颗没长出来,有个缺口。陈阳就深深记住了这个女孩。
张小静长得太好看了。柳叶眉,大眼睛笑起来还弯弯的,而且在学前班的那些小成绩是最强的。
“阿姨,对不起。”陈阳忙不迭的说道,“你们也是快迟到了吧。”
张小静母亲扶起来自己的电瓶车,说:“我没事,孩子。小静有事没啊?”张小静也说没事。张小静母亲又道:“孩子你走吧,赶紧,快迟到了。”
陈阳连连点头:“哎,谢谢阿姨,我是二年二班的陈阳,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以后找我。”陈阳转身赶紧向学校跑去。
听着身后张小静跟她妈妈说,这个孩子好像是我学前班的同学,就是忘了他的名字了。
陈阳的心里,咯噔一声,人生当中竟然第一次有了一丝隐隐作痛的感觉。
哎,小孩子嘛,现在的孩子情窦初开的时间比较早,他心里是一直没忘了这个学前班最漂亮学前成绩最好口才也最好的女同学。没想到张小静连他的名字都没记得。
顾不上想那么多,速度稍微犹豫了一下再次加速向学校冲。
终于在陈阳的一路努力奔跑下,到了学校大门口了,此时离上课铃时间还有6分钟,只见张小静母女也赶过来了,毕竟人家学校离家近,电瓶车速度也不慢。
张小静妈妈说,赶紧进去吧。
陈阳和张小静相隔不远的走进了学校的大门,陈阳好想等她几步,哎呀,太不好意思了,陈阳跑步都没脸红过,现在脸都憋红了。陈阳的拳头紧紧握着,紧张到了极点。
张小静也没有说话,她不说话的时候,还真像一朵白玫瑰,孤冷,美丽。
快到各自班级的楼梯分叉处,张小静对陈阳说:“我没事,放心吧。”然后就走了。
陈阳终于不再紧张了,看张小静走的方向应该是二年一班的方向,他们二年级一共有五个班级。
但一班的位置和二班的位置是相隔最远的。而且还不在一个楼层。
所以陈阳已经很久没见过张小静了,没想到她还是那么好看,不对,是变得更好看了。
走进班级,坐到座位上,同桌的王亚丽看到陈阳灰头土脸的样子,忍不住问:“你干什么去了,衣服搞成这样。”
陈阳看了看半袖校服上的泥土,说:“没什么,我刚才撞到了一辆电瓶车,我和电瓶车都摔倒了。”
王亚丽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无语了。王亚丽哪会想到,陈阳还在想着那个漂亮的张小静,怔怔发呆。
王亚丽是班级里的副班长,也叫二班长,学习成绩很好,甚至比陈阳还好一点点,基本不相上下吧,王亚丽也长得很好看,在班里相貌学习都绝对属于前三。
陈阳对王亚丽很有好感。不过小学座位经常调换,班级里最好看的冯佳和王亚丽,陈阳都和她们坐过同桌,但过段时间,也有可能身边坐的人是段宣文那样的抠脚大汉。
对王亚丽虽然有好感,但陈阳还是觉得,张小静是那种好看到看见就不敢再多看一眼的一种。
现在国家取消了小学生的早自习,尤其是一到四年级,不允许有早自习。
所以陈阳第一节课就上课了。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白老师因病请假了,今天来带课的正是一班的班主任杨老师。
杨老师是个男老师,年龄也有40多岁了,抬头纹挺重的,穿着西服白衬衫,西服的扣子是敞开着的,感觉很严肃,但他脸上是笑眯眯的,如果他打条领带,那大家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了。
随着班长喊起立,大家说老师好,老师说同学们好,请坐下。杨老师缓缓的说:“打开课本28页,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陈阳的思绪也从张小静那里重新回到了语文课学习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早晨的插曲到现在结束了。
但说周生和李达华那边,两人准备讨论一下接下来的问题。
周生掏出芙蓉王,给李达华递过去一支,李达华说:“周老师,我不抽,戒了。”
周生自己点燃了一支芙蓉王,几缕清烟飘出,问李达华:“李教,你谈谈你的想法吧。我主要看重的是,出成绩。”
话很简短,李达华也知道周生是真心想办好这个足球兴趣班。
李达华说:“周老师,要知道蛇无头不活,鸟无头不飞。”
周生心想,这小子不是句废话吗,这算哪门子谚语。
李达华接着道:“要想办好足球兴趣班,离不开校方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我们的周密计划。下一步,我准备这样来……”
小说《天外有天,世纪有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