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一块儿,不是说交公粮、修水渠的事儿,是咱全中国老百姓都要顶起腰板儿的大事!”
村书记敲敲烟袋锅子,环视一圈村民,指着一对妇女骂道:“翠婆娘,你俩别吵吵,安静点。”
接着正题道:
“美国鬼子那帮狼崽子,端着洋枪洋炮,跨过鸭绿江来朝鲜撒野了!朝鲜是咱家门口的邻居啊……”
“就像东头老狗家挨着咱家院墙——要是老狗家房顶让人掀了,咱家的炕头还能热乎吗?”
书记看着众人都安静的听着自己说话,满意跺跺脚底下的土,继续正色道:“咱们祖祖辈辈都住这块……”
“美国鬼子要是占领了朝鲜……”
“以后咱们的娃娃们……”
“当年小日本咋欺负咱们的?村口老槐树上吊着的人大伙儿都记得吧?这会儿美国鬼子比小日本还横!他们飞机炸了丹东,炸死了咱们中国老百姓!咱能蹲在家里装聋子吗?”
书记举起粗布褂子擦汗,又指了指一个青年道:“全友他爹就是那时候被日本鬼子害死的。全友你说说,你想那美国鬼子再来一次吗?”
“艹,肯定不想啊,干他*的美国狗。”青年义愤填膺道。
“对,就是这个理。”书记声音比起先前更加大。
“毛主席发话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咱庄稼汉最懂这个理儿!春天不锄草,秋天没收成;今儿个不把狼崽子打回去,明儿个狼群就敢进咱家院子!”
说着,从兜里掏出红布条。
“壮劳力该参军就去,会赶大车的去支前队,妇女纳千层底!六十岁以上的看青护粮,半大小子站岗放哨!”
看着这些自己最熟悉,也都服自己的村民们,书记语气突然放软。
“老少爷们儿啊,想想村东头烈士碑上刻着的名字,那可都是咱亲叔伯兄弟!”
书记忍不住情绪,猛拍桌子。
“多的不说了,散会!”
一位不再壮年的中年男人对着自家婆娘感